导读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规模不断上升。风电设备制造水平持续上升、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国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体系,营造了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保障了风电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风电产业发展也同样面临市场竞争、需求下滑、电价退坡、生态环保等问题。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流向风电行业,优化产业链发展,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业内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日前,金风科技集团副总裁高金山做客绿金学堂,从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入手,介绍产融合作发展情况后,分享金风产融共生战略和产业金融布局,以期为金融从业人员、相关业内人士等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风电行业发展及展望
据统计,2019年,全国累计并网容量21005万KW,同比增长14%。年内新增风电并网容量为2579万KW,较2018年的2059万KW增长25.25%。2020年累计并网容量有望突破24000万KW,增长速度较快。
2019年,全国风电发电量40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5%。4057亿千瓦时意味着什么?就是4057亿度电,简单将风电价格按照0.5元/度计算,就是2000多亿元的价值。
2019年,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96%,平均弃风率4%,弃风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要了解当前中国的风电情况,弃风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简单而言,弃风率就是在风资源正常、风电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人为舍弃发电量,这是一种较大浪费。在国家政策影响下,甘肃、新疆和吉林地区弃风限电率下降明显,分别为11.4%、8.9%、4.3%。
事实上,中国的风电产业政策,无论是新能源立法,还是风电补贴政策、上网电价政策等都是很好的政策。我国采用固定电价、标杆电价加补贴的政策,依据新能源法,发电量全额接纳,相当于有一个固定PPA的市场,对于行业发展来讲,十分利好。我国风电产业能够在近一二十年发展过程中实现迅猛发展,与利好的产业政策密不可分。
纵观我国各类行业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很多行业在发展的前期都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通过补贴或鼓励政策,推动行业发展。但一旦行业发展成熟,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逐步去除补贴,使之走向独立发展。风电行业也是如此。
根据《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新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全部通过竞争方式确定,不得高于项目所在资源区指导价。2018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21年开始,风电进入全面平价上网时代。也就是说,最迟到2021年底,现有批复建成的陆上风电项目,按照旧的补贴电价执行;如果未能按时建成并网,将采用竞价上网方式去执行新的电价,电价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依据现有公开数据做了一些判断,虽然并不一定准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风电行业的未来做一些展望。
1.2020年风机吊装量为35-40GW,实际并网量在27-30GW。
2.2021-2022,平价以后,需要消纳的存量项目容量约为50GW,年装机量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3.2023-2024年预期是行业最为艰难的时刻,需要依靠平价基地、分散式及运维服务支撑,行业洗牌,主机厂商转型,提供风电场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厂商将赢得市场份额。
4.2025年后新机组开始逐步替代2005年老机组,装机量开始逐步稳定。
5.2027年后,需更换的风机量逐步上升,年装机容量保持稳定。
我们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也就是HHI指数对风电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分析,以展示行业的竞争态势。HHI指数用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
2015年到2019年,风电行业HHI从1023上升至2018年的1577,2019年略有下降至1565,从中也能看出了风电行业竞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2019年HHI指数为1565,那么2019年风电行业就是低占寡(I型),不会出现一个非常高的高寡占,即一个巨大的垄断形式,可能在行业内前三或前四有一个相对的竞争,其他竞争态势较小。
HHI指数算法基本可以运用于所有行业,除非行业零散,市场占有份额比重较为分散,无法统计。如果HHI指数大于等于3000,行业就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中国风电市场目前处于低寡占的市场,处于行业领头羊位置的企业如何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取得好的业绩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截至2019年,金风科技在全球装机总量达到了60GW,在中国市场中占有28%的份额,全国装机量连续9年蝉联第一;在金风科技全球装机量稳居前三,占比达到13.6%,同一梯队的竞争者主要是Vestas和Siemens Gamesa。
金风科技作为中国最早的风电行业的探索者,其从风力发电到风力发电机制造,再到资本积累国际化、风机升级改造;从引进技术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实现资本和人才国际化的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中国风力发电发展的历史。
1985-1997年是金风科技的探索期。早期的金风科技是风电业主,在拓展风机制造业务过程中,能够更好体会用户的想法和痛点。
1998-2005年是金风科技第一次创业。在这一阶段,金风科技开创了中国风机制造的新纪元,我们制造出了自己的风机。
2006-2010年,金风科技在深交所上市,募集资金用以创新研发,开拓国内及国际市场,这一阶段金风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专利最多。
2011-2015年,金风科技坚持以产品品质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加大研发投入、狠抓质量管理、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整体解决能力的提升、开拓国际市场、推行精细化管理。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国内风电制造国际化程度较低,每年出口的风机设备中,金风科技占到了一半,甚至更高的市场份额。
2016年至2020年甚至更远的未来,金风科技从单一业务开始走向相关多元化,布局 “两海战略” ,国际化梦想再进一步。
这是中国风电产业的基本历程:有人进入的早,有人进入的晚,有人中途退场。
二、产融结合发展现状
(一)我国产融结合发展背景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迅速发展,在此期间部分企业也随之逐步发展,不仅企业规模实现了增长,其负债能力、销售能力、现金持比等也逐步增强。为了使一些成本内部化、融资手续简便化,相当一部分企业产生了发展自身金融业务的意愿。
在这一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开展试点,允许一些大型央企展开自身金融业务。比如允许企业开办自己的财务公司,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企业的“内部银行”,自此拉开了企业办金融的序幕。直到现在,不论国企还是民企,发展到一定规模都开展金融业务。在企业开展金融业务过程中,有的企业做得好,有的则做的不好。有人将金融比作产业的翅膀,插上这个翅膀,能助力企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因为金融业务赚钱快、周转速度快,而进行了过度金融化,抛弃了自己的主业,反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国家多次出台政策,规范产业办金融。
(二)我国产融结合现状
近年来,我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把研究成果展示一下,供大家在企业经营或参与企业工作过程中,或是在金融角度看大型企业集团时能有一个较为准确和清晰的认知。接下来的研究都是围绕实体产业开展金融业务,大型金融机构反向控制企业并不是该研究的对象。
产融结合是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相互融合的过程和模式,实施产融结合的非金融上市公司数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态势。根据wind数据,2008-2019年间,2008年参与金融业务的实体上市公司28家,2009年39家,到2018年有128家上市公司参与金融业务,2019年则达到了267家,呈现上升趋势。
从结构分布来看,银行、证券、财务公司和保险是现阶段产融结合的重要模式,尤其是银行和财务公司所占的比例持续上升。2008年参与金融业务的28家公司中,参与银行业务9家、证券4家、保险2家、财务公司5家、基金3家、期货1家,到了2019年,参股或控股银行有80家、证券公司71家、保险76家、财务公司52家、信托24家、基金32家、期货30家、租赁21家,其中有的上市公司可能开展多种金融业务,比如既参与银行又参与证券。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链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的比重更高。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链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企业参与金融业务比重较高。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需要具体分析,例如,制造业一般一次性投入较大,折旧率较低,也能长期积累利润,现金流积攒较多;但制造业也是高负债行业,对外部金融需求较大,内部化愿望相对更为强烈,加之制造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小,更需要进一步精益化。此外,电力、煤气、水,零售业等行业则可能是现金流周转速度快、周转量大,因此,通过现金流短期占用,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这就需要通过金融手段实现,因此这些行业做金融的愿望也比较强。
大部分实体企业选择以参股形式进入金融行业,选择参股20%以上的企业较少。据统计,2008年开展金融业务的28家企业中,选择参股1%-10%有10家,10%-20%6家;2019年的267家企业中,则分别为146家和142家。
国有企业产融结合的模式以保险和财务公司居多,13家国有企业全部选择了保险和财务公司,其次是银行和证券,有9家。这正与前面提到的产融结合发展背景相对应。国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允许大型企业开展金融业务,而当时的大型企业大部分为央企,经批准后获得财务公司的牌照。又因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保险业务较多或是保险牌照融资方式较多、成本较低、操作便利,于是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参股保险。
民营企业选择财务公司的较少,26家民营企业有6家选择财务公司,以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居多。虽然国企和民企都是企业,但他们在开展金融业务时却很不相同。民营企业选择财务公司的较少,26家民营企业有6家选择了财务公司,以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居多。这可能因为财务公司的牌照很稀缺。截至目前,我国财务公司牌照数量,国企、民企共240多张,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央企。主要原因是财务公司门槛较高,有注册资本金、盈利、从业人员、场地等软件和硬件等一系列要求,并且申报财务公司,需要2-3年才能申办到牌照,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并不容易。而参股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期货等盈利较高,同时也有利于自身外部金融业务的发展。民企在开展金融业务时多依据自身业务特征选择,而国企则倾向于选择全牌照,只要国家开放的相关牌照,能满足条件都尽量申请。
(三)产融结合案例
1、日本三菱
优势与机遇:产融交流更加便利、通畅、透明;世界格局变化日本经济不再受美国禁锢;日本行政力量不过多干预产融结合的形式。
劣势与风险:放大系统性风险;相互持股造成内部交易繁杂、违反正常交易规则。
日本三菱集团采用交互式交叉持股产融结合方式(例如汽车公司持股银行,银行持股汽车公司等),该模式仅在日本等少数国家实行,其形成也有特定的历史原因。二战后日本战败,但国内大型产业集团实力仍较强,却被人为切割分裂,削弱竞争力。此时,三菱等企业选择“手拉手”方式交叉持股,形成环形,以规避监管,实现利润内部化。
这种形式类似赤壁之战中曹操作战方式,将战船相连,但一旦内部出现问题,极易形成系统的风险。
2、海尔集团
优势与机遇:主业助推金融发展;利用国家制度安排,发展产融结合,开设财务公司。
劣势与风险:起步晚,国情复杂;产融结合时间短,涉猎广,业务需求多,人才缺。
海尔是国内产融结合的典范之一,其产融结合模式与日本三菱不同,通过一个集团控股子公司,较为分散,但确是国际上主流的产融结合的模式。
海尔以家电业务为基础,随着产业的逐步增加,开始开展金融业务以促进其产业的发展。初期阶段,海尔是主业助推它的金融业务,但目前,海尔的一些金融产品已经逐步地促进了主业的发展。但海尔产融结合也存在劣势,一方面由于金融业务起步较晚,产融结合时间短,而业务需求众多,使得需求难以被充分满足,人才也比较稀缺。起步还是比较晚,做金融的比较晚,在范围上人业务需求众多也无法满足,人才也比较稀缺。
3、GE集团
优势与机遇:主业助推金融发展;借助产融结合,实行快速资本扩张。
劣势与风险:GE金融业务卷入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证监会对金融类公司采取了更严苛的监管措施。
2010年前,GE的产融结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但2010年后,学术界和实业界都将GE视为产融结合的负面教材。GE集团在主业得到了相当发展,掌握了大量资本后,开始发展金融业务,其金融业务收入曾达到主营业务的30%以上,并且产生了高额利润,也促进了集团的发展。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GE的盲目扩张带来了巨大风险,使得GE近几年处于衰退趋势。此外,按照美国监管条例,当金融业务比例占到实体业务比例的一定界限后,就会按照金融企业要求进行监管,反而对其实体业务产生了阻碍。
4、德隆集团
优势与机遇:产业资本原始累积;利用产融结合,扩大市场占有率。
劣势与风险:没有通过融资链、债务链,形成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存在核心产业,只是以资本市场为工具,进入传统产业。
2004年前,德隆集团是市场上的神话,由于其产融结合做得非常好,使得德隆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一个利润丰厚的集团公司。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极大风险。因为德隆最后偏离了产融结合的基础,没有产业,只是一个金融公司,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三、金风产融共生战略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选择开展金融业务时,究竟是选择单一模式,比如只开办财务公司或是参股银行,还是选择多元模式,财务公司、参股银行等都参与一下,成为摆在企业家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产融共生发展模式
这里我们采用决策树式的研究方法。决策树类似于规定一个聚类规则,可以根据样本属性的不同,对样本进行分析和归类。决策树上的每一结点表示对样本某个属性的测试。在样本选择方面,以截止到2017年所有“产融结合”企业为基础,经过筛选和分析,摒弃ST、受处罚、做产业金融亏损等企业,最终得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样本共563个。
通常企业在做决策时会采用德尔菲法,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而我们的研究则是先不做结论,通过决策树聚类的规则方法来观察563家企业选择怎么开展产融结合,以期为相关企业和企业家提供参考。聚类指标选择企业基本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收入利润情况、现金流量情况、每股指标、资本结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共10个方面41个指标。
在研究中,选取563家公司中的70%即394家企业进行训练,即套取寻找规律。发现采用训练集回溯混淆矩阵,训练集为总样本(563个)的70%,即394个企业,其中按照训练出的决策树模型分类回溯正确的有339个(矩阵对角线之和),正确率为86.04%,说明这些企业存在共性。
随后采用测试集预测混淆矩阵,即将测试集指标代入用训练集训练出的决策树模型,预测其产融共生发展模式,然后与真实模式做比较。测试集为总样本(563个)的30%,包含有169个企业,其中按照训练出的决策树模型分类预测正确的有137个(矩阵对角线之和),正确率为81.07%,说明模型是有效的。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数据的增加与完善,也可以将数据代入模型,不断修正和完善41个指标和决策树模型,为想要开展产融结合的企业以参考。
关于模型的使用方式。企业决策者在开展产融结合业务前,应当首先了解企业负债总额,如果负债总额小于14.6亿元,建议采用单一产融结合的方式,要么根据企业现状成立财务公司,要么参股银行。如果负债在14.6亿元以上,就要对公司属性进行分析。如果是集体或外资企业,可以多元化;如果是地方国有企业、公众公司或是其他无法归类的公司,建议考虑单一模式。如果企业属性为央企,则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净收益进行分析处于利润比值进行分析,通过对超过500家企业数据分析,发现如果该比值小于等于8.53%,选择单一模式;大于8.53%,还要价值变动净收益率除以利润总额,若小于等于53.49%,选择单一模式,反之则采用多元模式,以此类推。
经过研究,得出了共性结论,希望能够对有关企业和人员提供参考:负债金额较大、资产规模较大(营运能力低)且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可考虑“多元型”发展模式。其余企业,可优先考虑“单一型”发展模式。
(二)产融共生组织模式
按照组织模式划分,采用决策树算法,用训练集来对其训练出的模型进行回溯。训练集为总样本(563个)的70%,包含有394个企业,其中按照训练出的决策树模型分类回溯正确的有317个(矩阵对角线之和),正确率为80.46%,说明训练出的决策树模型初步有效。将测试集的指标代入用训练集训练出的决策树模型,预测其产融结合组织模式,并与真实模式比较,结果显示,测试集为总样本(563个)的30%,包含有169个企业,其中按照训练出的决策树模型分类预测正确的有116个(矩阵对角线之和),正确率为68.64%。这说明这些企业在组织模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共性。
模型使用方面。首先对公司属性进行分析,如果为集体企业,建议选择财务公司;如果为地方企业,则明确行业分类,若为能源行业,选择财务公司,如果是电信服务、金融、房地产、公共事业、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建议选择银行,以此类推。根据决策树算法得出的结果按图索骥,可以作为企业开展金融业务时的一个参考。
(三)金风产融共生发展及组织模式选择
采用决策树模型对金风产融发展、组织模式进行选择验证,最终验证结果与金风实际产融发展、组织模式相符,即采用单一型,财务公司(金融牌照)组织模式。
1、决策树算法-金风发展模式验证
金风通过C5.0算法实现决策树验证过程如下:
负债总额(元) > 1.463999e+009:
:...公司属性 in {地方国有企业,公众企业,其他企业}:
单一
2、决策树算法-金风组织模式验证
金风通过C5.0算法实现决策树验证过程如下:
公司属性 = 地方国有企业:
:...行业 = 能源: 财务公司
四、金风产业金融布局
(一)风电产业链特征
风电产业链包括上游供应商、设备制造商、中小风电场投资商、电网公司。金风作为设备制造商,有着300多家上游供应商,供应商按照金风设计情况提供相应商品,交由金风进行组装,卖给中小发电商或是央企“五大六小”发电企业、地方国企等,随后这些企业进行发电,将电力卖给电网公司,构成一个较全的产业链。
风电产业链的基本特征是上游供应商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情况,商业信用无法传达,银行看重主体信用,对项目现金流关注度小,而企业数量众多,银行边际成本较高,所以其融资成本也较高。
风电行业下游分化比较严重。“五大六小”发电商、电网公司融资能力比较强,成本比较低,融资方式比较多;而中小发电商融资手段较少。
(二)金风产业金融整体布局
根据风电产业链的现状和特点,金风在实践过程中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满足上下游客户及其自身的金融需求,做好产融结合的实践。
向上下游客户提供全产业链金融解决方案,以传递信用、控制风险为核心,改善行业金融生态。
金风金融通过融资租赁、产业基金、供应链金融、财务公司等模式,持续推进业务创新,协同内部成员单位共同服务外部产业链客户,提供全产业金融解决方案,服务优化风电产业链金融生态环境。
(三)产业链下游金融布局
1、产业基金
金风与金融机构通过基金模式,为下游民营风电场提供整机、EPC总包、运维、融资一揽子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当前,许多风电场批文的审批从中央下放至地方,一些有实力的中小民营企业获得了风电场开发批文。但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方式也比较少,面临融资难题。金风通过联合银行、信托,组成基金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股本金的问题。
资本金问题解决后,再通过租赁方式解决其面临的债券问题,协助企业将手中的批文孵化成风电场,使之具有现金盈利能力。在金融人眼中,具有现金盈利能力的风电场就变成了一种金融产品。在这种产品产生后,下一步企业就可以通过转让风电场或是持续不断发电获取收益。作为核心企业的制造商,也能实现设备的销售。
当前,金风产业基金共有4种,主要通过股权和债权融资的方式区分。1.0模式下,客户能够自行筹集资本金,通过金风产融结合租赁平台为其提供融资,使之能够建设完成发电场;2.0模式下,客户仅有少量资金,则通过“客户+金风+金融机构”形式,金融机构做优先级,金风做中间级,客户做劣后级的方式解决资本金问题。3.0模式则是在风电场建设尚未开始前,就确定了大型央企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通过增信方式解决资本金问题。4.0模式则是金风金融平台引入有投资意愿的金融机构,解决民营企业资本金问题,随即通过嫁接租赁,实现风电场建设,实现设备制造商的设备销售,起到以金融方式促进产业销售的模式。
2、融资租赁
金风根据客户需求及集团资金情况定制多样化的系列产品,将租赁产品分为政策性和市场化两大类,未来租赁将更多尝试转租赁业务,控制并降低直租规模,提高独立融资能力。
风电场建设需要大量投资。比如建设一个50000KW的风电场需要投入2亿多资金。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讲都并非易事。在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融资情况下,金风采用租赁方式,收取租金的同时,也能满足风电场建设的需要。
3、供应链金融
金风还通过保理满足上游供应商融资需求。保理融资通过将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和金融机构进行嫁接,使得供应商付出一定成本后获取资金,改善现金流。保理公司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再保理等方式解决融资需求,开展金融服务。
金风近年来做了几种新的尝试,比如秒贴业务。简单来讲,就是小供应商获得银行承兑汇票这种付款方式后,由于自身信用不足,到银行进行贴现时,不同银行贴现率不同。金风作为大型企业,可以作为中间机构,为中小企业增信。当前,金风成立了秒贴平台,将有贴现需求的金风的供应商全部引入秒贴平台,同时也用金风的信用吸引合作金融机构,例如中、农、工、建等,谁出价高,票据就卖给谁,金风在其中起撮合作用。
核心企业在做供应链金融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金融服务产业为主,盈利还是需要依靠销售自身核心商品获得。如果过度在金融上牟利,赚取的利润会增加产品成本,产品竞争力得不到提升,事实上是得不偿失。因此,开展产业链金融的目的不是以自身盈利为主,而是要让整个产业链上所有企业获得融资、降低融资成本。金风也建设了一个相应的平台——金风云信。
金风云信是金风科技向供应商开具的体现交易双方基础合同(商业购销合同)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电子信用凭证。事实上很简单,在企业和供应商发生交易的过程中,以往企业开纸质商业承兑汇票,也就是企业间“白条”。“白条”存在一些弱点:不可拆分,转让困难。在金风的财务公司或银行保兑下,将“白条”转化为电子货币,变得便于拆分,在自身的产业链和产业链之间进行一个电子货币的交流和跨流通,实现产业链的融资成本降低和便利化。
4、财务公司
2018年,金风科技经银保监会批准,成立了财务公司。财务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是新疆首家具有法人地位的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内部银行,能够吸收内部企业存款、发放贷款,将兄弟单位资金统一管理,明确对内内外资金收付、借贷情况,有助于实现资金监管。此外,财务公司可以集中头寸,有助于进行相关谈判以获得更高收益,在指挥上也更加便利。
财务公司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内部融资。比如,在一家大型企业集团中,A公司1月收入较多,2月支出较多;B公司则1月支出较多,2月收入较多,就可以在1月,将A公司资金通过集团内财务公司借给B公司;在2月将B公司资金借给A公司,实现内部借贷 ,降低公司人力、资金成本。
此外,财务公司还具备金融租赁、内部同业拆借职能等,其自身也是一个融资工具,可以对外发行债券、为集团企业提供财务顾问咨询等服务,能发挥相当积极的作用。
(五)产业链核心企业金融布局-统筹集团融资
1、发行中国企业全球首单绿色债券
表 1 金风科技3亿美元绿色债券基本信息表
2、发行中国境内首单绿色永续债
表 2 16金风科技GN001基本信息表
3、发行全球首单人民币计价绿色ABS
表 3 农银穗盈-金风科技风电收费收益权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基本信息表
4、探索权益型投资基金“类REITs”
权益型投资基金(“类REITs”)与权益型REITs原理相似,直接投资项目,持有项目股权,以租金和买卖收入赚取利润。
风电场与传统地产行业一样,未来收益和现金流较为稳定,也很适合发REITs。国家当前支持REITs发行,金风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发行风电REITs。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