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金论道丨绿色金融·中研院专访系列之三十九
束兰根:探求绿色发展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复制经验
11月19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发布,既开启了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也迈出了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率先建设形成社会主义发展高地的第一步。
奋战在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一线的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束兰根如是评价。
就在不久前针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方案的问世,束兰根在接受专访时敏锐地指出,此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他认为,随着总体方案的发布,也就开启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
更好地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问:总体方案显示,一体化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同时,选择青浦区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区黎里镇,嘉善县西塘镇、姚庄镇作为一体化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为何要在“寸土寸金”的长三角示范区实施“生态绿色一体化”?
答:根据《方案》,长三角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这个发展目标回答了为什么要在“寸土寸金”的长三角示范区实施“生态绿色一体化”的问题。
我认为,首先是长三角的发展现状决定了要走“生态绿色一体化”的道路。其次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优先的长三角地区需要走出一条“生态绿色一体化”的道路来引领中国的下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上取得双丰收,绿色发展成绩显著。但进入新的时期后,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发展仍然面临很大挑战,表现在:长三角城市个体发展不平衡;城市内部以及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绿色发展的意愿和诉求不一致;等等。城市化过程中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境退化等问题带来了生态环境压力。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新时代需要新的发展模式。
《方案》也表示,通过一体化示范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起到做实一小片、协调一大片、引领一整片的作用,更好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成果。
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问:您认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开启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怎么做?
答:一体化示范区的初心是生态绿色和一体化发展,生态绿色就是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一体化发展是示范区建设的天然使命和追求。使命是实现“两个率先”,即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方案》中明确45条具体任务,包含的十大看点:示范区建设的角色定位、初心使命、战略定位、空间布局、生态目标、制度创新、高质量发展、改革集成、经验共享和体制机制。
至于具体的做法,根据《方案》,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统筹上,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不搞集中连片式开发,打造“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空间格局,形成“两核、两轴、三组团”的功能布局。
“两核”即环淀山湖区域和虹桥区域。其中,环淀山湖区域作为创新绿核,将打造生态、创新、人文融合发展的中心区域。
“两轴”即沿沪渝高速和通苏嘉高速的两条创新功能轴,重点围绕科技创新,集聚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生态友好型创新产业集群。
“三组团”即以青浦新城、吴江城区、嘉善新城等节点为支撑的城市功能组团,推动形成层次丰富、功能互补的多中心发展格局。
《方案》还明确示范区的管理架构将建立“理事会+执委会+发展公司”三层次架构,形成“业界共治+机构法定+市场运作”三方治理格局。
问:有哪些亮点?
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括两区一县,核心是一体化制度创新。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根据《方案》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重大改革系统集成释放红利,示范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初步发挥。到2035年,形成更加成熟、更加有效的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制度体系,全面建设成为示范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标杆。
据了解,目前,示范区已经确定了近期将要推进的30多项重点工作,形成示范区建设“作战图”,并结合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破题,研究形成“项目清单”“制度创新和政策清单”。
总体而言,如同我在此前的访谈中提到的,在长三角示范区坚持“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不仅是在长三角地区开展绿色发展实践的重要探索,而且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率先建设形成社会主义发展高地的重要典范。
绿色金融助力一体化现代治理
问:绿色金融又将如何介入?
答: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以及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生态绿色一体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而环境治理特别需要第三产业的支撑,绿色金融作为涵盖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壮大、绿色服务业成熟等多领域,这将从源头减缓环境的压力。
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发展的集“产学研投融媒”一体化的研究平台,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已经连续两年参与《长三角城市绿色金融竞争力报告》、《复旦—中研绿色金融景气指数报告》等的研究。
上述报告显示,长三角绿色金融的最大痛点所在,那就是缺乏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主要体现在绿色金融的界定、标准、信息、政策、体制机制及人才培养等重要领域都呈现出高度的“碎片化”特征,缺乏统一协调。其结果是长三角地区城市间无法在绿色金融生态链上进行有效分工和准确定位,只是形成一种“简单重复”的低水平发展路径。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借助绿色金融,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生态价值新高地、创新经济新高地、人居品质新高地。进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绿色发展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经验。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顾蔚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谈鑫
中国经济时报驻江苏记者站 龙昊
来源: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