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了绿水青山,如何创造出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成为武平的选择之一。武平县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在这个拥有30多万人口的县,随着林下经济风风火火地兴起,至少有7000名曾经在外务工的人回到了家乡。
8月的闽西武平县,满眼皆是绿色。在被誉为“林改第一村”的万安镇捷文村,树林下的土地几乎都被利用了起来,随处可见因地制宜的种养项目。
走进茂密的森林中,地上随处可见的灵芝甚是惹眼。看着这些红褐色小伞一般的食用菌长势正好,因病致贫的村民谢春荣露出了笑容。
在村里的致富能人李广军的带领下,今年谢春荣在自家林地里种下了1亩仿野生种植灵芝,预计能给全家带来1万多元收入。
只用了不到2年,仿野生灵芝种植从无到有,在捷文村发展到了上百亩的规模。“仿野生灵芝当年种下菌包、当年就能采收、产生效益。得益于武平的好山好水,这里的灵芝品质好,在外面市场卖价高。”李广军笑着说,市场反应很好,有的都没等晒干就被人订走了。目前,村里合作社已经带动了7户困难户实现增收。
不仅种植灵芝,得益于武平大力发展的林下经济,谢春荣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先后选择了养蜂、种植草珊瑚和脐橙等项目,生活逐渐改善。好日子可期,谢春荣如今十分忙碌,但他“忙得开心”!
“山上的树木比过去更密了,脚下的流水比过去更清澈了,大家的腰包也比以前更鼓了。” 捷文村原党支部书记钟泰福告诉记者。
19年前,因为林权、经营主体不明等问题,乱砍滥伐、“守着青山吃贫困”长期困扰着武平。于是,“被逼出来的林改”诞生了。2001年12月,捷文村发出了中国第一本林权证,踏出了集体林权改革的第一步。
保住了绿水青山,如何创造出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成为武平的选择之一。武平县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在这个拥有30多万人口的县,随着林下经济风风火火地兴起,至少有7000名曾经在外务工的人回到了家乡。
2013年,武平县永平镇梁山村青年杨汉民放弃了在外的生意,在家乡人不理解的眼光中回到大山里,做起了养殖棘胸蛙的生意。
如今,“看溪水流淌,听蛙声一片”成为他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养殖基地周边,山高林密,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在杨汉民看来,林地虽然不让砍伐了,但留住了清澈的山泉水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换来的是效益更好的林下经济产业。
武平县林业局局长钟达昌介绍,林下经济所生产的生态产品,满足了绿色消费的需求,价格一般能高出同类非生态产品许多。青山绿水如今焕发出生机,变成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种养出来的特色农产品供不应求。
为此,武平县财政安排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160万元,精选一批“短平快”的增收项目,引导鼓励贫困户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宜项目,目前全县共有1218户贫困户从事林下经济项目。
武平县下坝乡党委书记钟生祥告诉记者:“林下经济发展了,大家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去年下坝乡群众的人均存款8000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000多元,每个村村财收入平均增加10万元。”
“近年来,武平县充分发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的林改首创精神,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种养,实现了'不砍树也致富’的转变,如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局面在这里逐步得到实现。” 武平县委书记陈厦生说。(完)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