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习近平两封贺信背后的绿色故事

>2019-7-29

库布其沙漠中的一条穿沙公路,两旁绿意盎然。

联播+湖泊星罗棋布,黄沙中绿树成荫,牛羊悠然自得,河流弯弯曲曲通向远方,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一处沙漠中的别样景象。

7月27日,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这是习近平连续两次致信这一会议,足见他对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重视,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关注,对防沙治沙国际合作的期待。

此次,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荒漠化防治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加强防沙治沙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还自然以和谐美丽,为人民谋幸福安康。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腹地,由凌汛期的黄河水汇聚而成的湿地在日光照射下显示出绚丽多彩的颜色。

两封贺信背后,正是鄂尔多斯对于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绿色理念创造“绿色奇迹”

“小时候记事起,村里村外全是沙,房前屋后都有沙丘,沙丘经常拱上房顶,晚上睡觉还得顶门,不顶门沙就涌进家里来了。”这是生活在库布其沙漠北缘的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对曾经恶劣自然条件的深刻印象。

从一幅标明库布其沙漠区位的地图上看,沙区整个轮廓看上去像一只长脖子巨兽,紧贴黄河内蒙古段“几”字弯的内侧。为了驯服这只“巨兽”,鄂尔多斯人民奋斗了几十年。

上世纪50年代提出“禁止开荒,保护牧场”;60年代提出“种树种草基本田”;70年代提出“退耕还林还牧,以林牧为主,多种经营”;80年代提出“三种五小”;90年代提出“植被建设是鄂尔多斯最大的基础建设”……

一个个时间节点,一场场“头脑风暴”,一代代人始终把库布其沙漠治理作为求生存、图发展、谋富裕的根本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库布其沙漠治理步入快车道。一个个草方格锁住沙丘,一群群牛羊进了棚圈,一片片绿色草木持续扩展。鄂尔多斯人民找到了一条战略合理、战术有效、技术先进的科学治沙之路。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中,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飞播造林。

以参与库布其治沙的一个企业为例,这几年的治沙面积,相当于前20年治沙面积的总和;343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有290多项在这几年完成。

让世界惊叹的绿色奇迹在库布其沙漠上演,昔日的“死亡之海”,变成今朝“希望之海”。

绿色行动引领“绿富同兴”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的“两山论”早已深入人心,它告诉鄂尔多斯人,绿色不是库布其治沙的句号,而是老百姓致富的新起点。

在沙漠里养牛,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是一个牧民说,他们做到了:“养了600头呢!年收入80多万元!”

在一个曾经一穷二白、寸草不生的地方发展旅游,一般人认为不可能,但库布其的神奇之处就是处处皆有可能。

响沙湾,地处库布其沙漠的最东端,凭借天然“鸣沙”资源,经过20多年倾心打造,成为内蒙古一张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

从无边荒漠到旅游天堂,近10年来,鄂尔多斯市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

在库布其沙漠中的白土梁林场沙棘林内,林场管理员邓胜利展示沙棘树剪枝育苗技术。当地通过种植沙棘,既解决了荒漠化问题,又帮助农牧民增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在库布其大漠深处,除了百万亩的沙柳柠条,甘草绝对算得上是一道亮丽风景线。百万亩甘草在这里不仅固了沙,更富了农牧民。

“吃了上顿没下顿,夹生窝头沙碜牙”,流传于农牧民口中的这句顺口溜,是之前沙区百姓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今,在库布其沙漠深处,牧民孟克达来一家人去年收入30多万元。

孟克达来家住七星湖旅游景区境内的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他拥有“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业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等七种新身份,每一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

沙患变成沙利,风沙变成风景,黄沙变成黄金。

随着治沙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治沙中寻找商机,农牧民市场化参与,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入,实现“绿富同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政府和治沙企业累计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沙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不到400元增长到1.8万多元。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死亡之海”到“经济绿洲”。库布其沙漠治理让“两山论”绽放大漠。

“绿色名片”共筑生态文明

“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

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不仅着眼于中国,更着眼于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为世界人民谋幸福安康。

库布其治沙之所以成功,在于它创造了一种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014年,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2017年9月,库布其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宣言》。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治荒漠化模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

这张名片,走出库布其,走向乌兰布和、腾格里、塔克拉玛干……走入沙特、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沿着“一带一路”,在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落地生根,播种绿色希望。

已越关山,再眺雄峰。

在致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习近平指出,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携手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保护,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转自:腾讯新闻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