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银行支持绿色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改革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上海银行业积极响应,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提升服务绿色发展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针对垃圾分类,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近日与环保科技公司联合推出主题借记卡。居民可将平时生活中产生的可回收垃圾收集交投,按照0.5元一公斤的标准进行回收结算,所得收益可归集到居民的储蓄账户。同时,该行为该主题卡用户提供了一系列增值服务权益,鼓励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回收资源的良好习惯。目前,该项服务已在黄浦区、普陀区、静安区等进行试点。
不仅是支持垃圾分类处理,兴业银行早在2006年就首推绿色信贷产品,2008年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2016年发布了“绿金融、全攻略”集团化产品体系。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也致力于开拓绿金市场,2011年,该行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研究开发碳交易资金清算系统,2013年成为上海碳交易试点首家交易资金存管和清算银行,开启金融与能源领域的首度战略合作。对于个人客户,该行大力推广绿色理财、低碳信用卡、绿色消费贷等产品,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消费理念。截至2018年12月,该行绿色信贷余额100.48亿元。事实上,兴业银行的一系列举措只是沪上银行业支持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悉,平安银行上海分行近年来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对“两高一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行业,不断完善绿色信贷分类管理制度,依照不同分类项目采取不同的授信策略分类政策,在信贷管理系统中增加绿色信贷数据标识。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大力发展绿色同业投资、绿色企业资产证券化、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公司债业务。在支持绿色信贷方面,针对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链中的小微特色客户群,该行开展“光伏贷”业务,截至2018年11月末,授信客户70户,业务余额447万元,户均6.5万元。
2018年,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民生银行上海分行为上海置信节能环保有限公司、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提供授信支持,授信额度累计超过5亿元;在淡水融资方面,该行为上海市松江自来水公司、上海市松江水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提供额度超过10亿元的授信。
上海银行近年来积极支持绿色、循环和低碳经济发展,打造绿色金融特色产品与服务。截至2018年底,该行绿色信贷余额126.33亿元,服务了一批包括餐厨垃圾处理、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水环境治理等在内的节能环保类企业。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支持小微节能减排的领域包括焦炉尾气余热发电、热电联产余热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等行业,截至2018年末,该行按绿色金融新口径调整绿色信贷余额为6.883亿元。
南京银行上海分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的融资新模式,如探索绿色金融并购类贷款、节能减排专利技术质押、合同能源管理保理融资、清洁发展机制等新的融资模式。截至2019年6月末,针对符合绿色金融行业特征的客户,该行投放的信贷额度已超过非金融机构对公客户总数的25%。
绿色金融前景广阔 挑战不少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绿色金融服务于绿色发展,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绿色金融体系框架初步建立,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稳步发展。
“我对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普华永道中国可持续发展咨询业务总监吴倩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市场对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大大提高。这一方面得益于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则源于现实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传统的能源、工业领域产能已经过剩,即便加大投资,获利也很有限。因此,市场开始关注包括环保、新能源等新兴的绿色产业发展。相应的,为绿色发展服务的绿色金融将迎来发展机遇,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有望逐步完善。”
南京银行上海分行公司金融部相关负责人也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认为,绿色金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顺应生态治理发展的潮流趋势,且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中国是首个出台绿色信贷相关监管政策的国家,早在2012年初,原银监会就发布过《绿色信贷指引》。这方面,中国的监管部门、银行及行业间的协作比较活跃,这在全球其他市场中较为少见。我认为,环境保护工作是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政府部门与企业部门正共同努力探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的解决方案。”摩根大通相关负责人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绿色金融市场在中国还是全新的市场,但数十年后,该市场规模料将远远高于当前,保持高速增长,并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金融市场。”
不过,吴倩指出,虽然当前中国的绿色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着一些挑战。
“挑战可能来自几个方面。一是环境价值如何体现。比如,那些直接向环境排放各种污染物的企业仅面临罚款惩处,无法促使环境外部成本内生化。当前,我国正在着手解决该问题,如推行碳排放交易市场,构建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以后,在限定额度之外,企业每多排放一定单位的二氧化碳,需征收额外费用。届时,市场有望形成价格体系,真正量化污染成本,进而促进绿色发展。”吴倩表示,“二是企业本身的经营欠成熟。绿色产业在中国仍属新兴产业,整个产业链尚不成熟,企业经营存在很多问题,如研发能力不足、组织经营能力不强、融资困难等。”
吴倩进一步指出,“第三,资本市场渠道尚未完全畅通。目前,国内绿色金融市场主要还处于发展信贷和债券的阶段,虽然这些融资渠道发展较快,但对于绿色项目而言较为单一,且更适合稳定性较高或者有中长期资本需求的项目。但匹配短期、高回报、高风险资本的项目需求还没有实现的渠道。值得一提的是,以往上市企业主要披露自身财务方面的信息,但对非财务方面的信息,如企业用电、用水情况等并未大规模披露。如此一来,一些高耗能企业不会受到负面评价。但随着绿色发展深入人心,未来各方都会更关注企业的非财务信息披露。”
来源:上海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