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福建金融创新交出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2019-6-01

核心提示: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福建省近年来以林业金融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加快绿色金融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华财经福州5月31日电题(记者黄鹏飞)绿水青山如何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如何全面实现?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福建省近年来以林业金融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加快绿色金融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林农有了“好帮手”

小满时节,驱车闽中山区的三明市,青山绿水入眼来。在三元区中村乡,林农林泽勇正忙着烤制春季收成的竹笋,见到记者来访,他热情地介绍起村里的林业经济。

“春天有新笋,夏天秋天有毛竹,到了冬天还有冬笋收成,我们的林子有许多宝贝呢!”林泽勇说,“三明市'八山一水一分田’,我们村里几乎家家都有林,许多人都以林产为生。”

曾几何时,贷款难、利率贵、手续复杂一直是困扰林农创业的“心病”。林泽勇说,以往没有抵押物,农民往往难以从银行贷到钱,空守着绿水青山,村里的产业一直发展得不温不火。

针对林农的难题,2016年,三明市创新推出“福林贷”等金融产品,在村委、合作社和金融机构多方合作下,向林农全面授信推广低息、普惠、免抵押的信用贷款。以林泽勇为例,在12万元贷款支持下,他与同村林农合作,建起两百多平方米的烤房和仓库,并添置了电烤箱、液压机等新式设备,林产生意越来越红火。

“目前,中央财政对于30万元以下的小额林业贷款提供了贴息补助,农民实际贷款利率不到4%,真正为山区农林产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活水。”三明市林业局副局长潘子凡说。

金融活水全面盘活乡村产业

以“福林贷”为切入点,三明市的绿色金融创新的脚步快了起来。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代表性地区永安市,从农田粮食生产,到竹林养护,从林下作物种植,到竹制品深加工,以林为生的永安人探索出链条齐整、活力迸发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现在的政策比以前好多了,小额贷款不再需要抵押物,贷款利率也只有以前的一半,许多农户都借到了本钱开始做起小生意。”在永安市小陶镇,沃柚橙橘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管李辉介绍。

5年前,农民出身的管李辉开始尝试经营果园,但因果树种植时间长,成本回收慢,资金流转一直是困扰他创业的门坎。“多亏了农信社提供的长期低利贷款,我们的前期投入终于得以回收,今年的柚子、蜜橘开始收成,明年还有脐橙、沃柑,整个果园经营也走上了轨道。”

如今,和管李辉一样,许多永安人开始尝试创立农业合作社、农产品贸易公司、竹制品加工厂,一批绿色产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

“根据地方特色农林产业,我们提供了'福田贷’'福林贷’'福竹贷’等系列普惠金融产品,加上传统的贷款业务,几乎涵盖了当前农林产业链的全部环节。”永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姜能果介绍,不断做深做实的金融产品正为农民带来真正实惠。

三明市税务局副局长林秉俊介绍,截至5月末,三明全市银行已累计为10900余户农户授信11.7亿元,全市农林产业下游相关产业入库税款超过2.08亿元,受益于“福林贷”等一系列金融创新,绿水青山正加快迸发出产业活力。

绿色金融成就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9年发布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福建省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0年保持全国第一。作为生态文明发展改革创新的试验地,福建省以绿色金融为切入点,正加快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绿色发展之路。

福建银保监局介绍,截至2019年3月末,福建全辖区林业贷款余额达到149.68亿元,同比增长8.59%,贷款不良率仅为2.26%;同时,福建各设区市均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全辖区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4.69亿元,森林综合保险参保率超过85%,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在金融的助力下,福建省绿色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18年,福建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094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林竹、花卉苗木、森林旅游三大产业产值分别达到了3572亿元、738亿元、950亿元,增长速度高于全省GDP平均增速。

“林业是福建的一大优势、一大特色,也是金融服务、改革的重点,更是监管推动、协调的重点。”福建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巡视员徐金玲说,近年来省市政府、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真正让八闽大地披上了“绿被子”,让百姓鼓起了“钱袋子”。

徐金玲表示,下一步,福建银保监局将继续支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与各级农林部门合作,出台《银保企森林命运共同体实施方案》,推进银行、保险企业和绿色产业合作发展,切实增加绿色信贷有效投入,努力实现政府满意、银保合意、百姓如意的共赢局面。

转自:中国金融信息网

来源:新华网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