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由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主办,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承办单位的“长三角一体化绿色金融发展高峰论坛暨新金融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在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成功举办。
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蓝绍敏,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现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副会长季晓南,南京市副市长冉华,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刘育新,南京市秘书长翁国玖,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朱长会等出席活动。
国创中鼎(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顾涤非出席并作《依托产业人才优势推进江北新区新金融产业发展》主旨演讲。
国创中鼎(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顾涤非
以下为演讲摘编:
新金融、新经济一直是长江三角洲各个城市着力发展的重点,但是各个城市的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时要各有侧重。比如说上海的定位是国际金融中心,承担的是一个对外开放平台的作用。
上海是有非常丰富的金融要素的市场,然后又有非常开放的创新政策,另外营商和生活环境,相对的舒适和便利,所以深受外商的青睐。浙江特别是杭州,有了阿里巴巴以后,使民营资本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愈加活跃,辐射带动了一批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衍生出金融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会。安徽合肥,因为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低廉,所以着重发展金融中后台服务中心。按照Fintech的发展路径来看,合肥可能着力打造的是一个IT的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杭州可以说成是一个Fintech2.0版本,因为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做了很多普惠金融跟消费金融的工作,把本来可能是项目资金融通的需求,转变成了一种有效的需求,然后再应用到大、智、云、物等方面,所谓大、智、云、物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还有区块链技术,覆盖了很多本来没有资金融通渠道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南京主要瞄准的是Fintech的3.0版本,其本身就有4+4+1的主导产业体系的支撑,有很好的先进制造业、医疗大健康、芯片、现代服务等核心支柱产业的支持,同时也有各类金融机构的资本积累,所以能够实现金融和产业之间的互相赋能。新金融实际上就是金融、技术和产业这三点的融合,这也恰是江北新区发展的优势所在,所以南京江北新区的一个全国科创金融中心的定位应该说是非常精准,而且也是前瞻性的。
首先上海有很好的金融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这是区位上的优势,第二个是创新,当时我是在浦东的私募股权发展办公室任职一段时间,一个主要工作就是细化和落实,比如说像QDLP,QFLP这样的创新政策。因为有了这些政策,所以国际私募投资机构才有机会落户到国内去做一些跨境投资的工作,其实资本对于产业的撬动,特别对当地产业的撬动是非常巨大的。另外,浦东的创新还体现在所拥有的金融牌照上。第三个方面是政策,扶持一个行业的发展,政府政策的支持非常重要。上海这边有自贸区,同样的江北有自贸区,那么在跨境投资方面可以有很多便利的安排。第四个方面是产业,因为浦东有金桥,外高桥、张江、世博还有陆家嘴这几个板块,所以产业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
今天的江北在这四个方面——区位、创新、产业、政策的优势更加明显。江北新区是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支点,同时也是双主城发展规划的重点,还有一个新港口战略的支持,这种区位上的优势,对于产业的带动非常巨大。在产业方面,有两城一中心——基因之城、芯片之城、金融中心,在大、智、云、物前沿科技的企业方面,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积累。同时,在创新方面,江北新区的科研资源、人才资源也同样丰富的,已经有很多的科研院校和企业去搭建了创新合作平台。政府政策则是大力支持江北新区的发展。江北新区是那个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的一个新区,应该说是众望所归、众星捧月,在很多先行先试的创新政策上有很多的突破点。
因此结合以上四点,江北新区发展可以融汇到六字,即新金融所需要的产业、科技和金融。对地方政府而言可能更关注怎样在生态内部打造开放平台。第一,从创新创业公司所需的资本引导,政府可以组建市场化机制,主要关注新金融行业的母基金,通过母基金去投资和撬动,关注新金融和金融科技行业的子基金,从资本、税收、财政扶持方面,给出一定的政策激励和支持。第二,留住机构先留人,从落户政策、教育、住房等方面,为金融科技人才提供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