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及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工作部署,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及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精神,邮储银行廊坊市分行围绕绿色信贷做了相关工作。
一、严格制度建设,完善绿色银行体系
一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绿色发展决策部署和绿色金融的监管要求,加强我行绿色银行建设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提升建设合力,扎实有序地推进绿色银行建设,邮储银行廊坊市分行成立了绿色银行建设领导小组,推动全行绿色银行建设,明确绿色银行建设目标、机制与流程、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是该行党委针对总行、省行下发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发展绿色金融指导意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加强绿色银行建设三年规划》,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制定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廊坊市分行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廊坊市分行加强绿色银行建设三年规划》,为做好绿色信贷工作建立制度依据。
三是该行积极建立并持续推进绿色银行管理体系、多维度发展体系、指标监控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绿色银行建设战略取得积极成效。计划到2020年,绿色银行体系更加完善,成为制度健全、服务优良、效益领先、品牌响亮的绿色银行;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产品、服务与管理体系,运用信贷、投资理财、债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专业服务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深入落实投资者教育;对涉及落后产能且尚未完成淘汰的企业信贷零投放,节能环保项目服务贷款增加50%以上,力争绿色信贷结余较2017年末增长1亿元以上;大力扩展电子渠道,手机银行客户达到10万户,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达到92.4%;积极推广智能终端自助设备,银行智能自助设备布放达到60台(自营);环境与社会风险全流程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绿色银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调整信贷结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
邮政储蓄廊坊市分行积极调整贷款结构,对属于钢铁、化工和平板玻璃等“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进行逐步退出,严格控制国家限制行业的贷款规模,提高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贷款占比,有退有控有保地发展信贷业务,实现贷款结构的合理健康,严格做好客户准入退出管理工作,对“两高一剩”及涉及污染的客户严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资金支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贷款、涉农领域贷款,先后开发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贷款、光伏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2019年我行将加大对涉农贷款领导的支持力度,探索开展农业产业化贷款,重点支持涉农公司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园区建设项目、PPP项目等。
三、加强流程建设,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
一是制定经济资本、信贷资源等倾斜政策,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制定绿色信贷资源配置差异化政策,设置绿色信贷专项信贷额度,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实施差异化贷款定价,扩大绿色领域资产业务浮动定价权限。
二是优化内部流程,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积极应用总行绿色金融产品研发创新“绿色”通道,严格执行产品创新管理办法,为域内企业事业单位金融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绿色金融产品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对符合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的绿色小额贷款、绿色小微企业贷款、绿色三农贷款等业务推广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审批、倾斜资源、简化程序,优先满足绿色金融和环境敏感型业务“贷前调查”与“贷中审查”的平行作业需求,加大绿色金融产品推广力度。
四是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利用我行普惠金融优势,加快研发推广适合“三农”、小微、社区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绿色小额贷款、绿色小微企业贷款、绿色消费、绿色理财、绿色信用卡、绿色贸易、绿色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等绿色金融产品。通过绿色信贷抵质押方式创新、环境权益担保创新、多方搭台合作、链式模块开发等方式,提升我行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五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等新兴银行服务方式。每年制定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发展目标、经营计划、工作措施等,大力推广电子银行、移动展业、网络信贷等绿色低碳环保服务方式,积极推广智能终端自助设备,逐年提高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
六是持续提升自身环境和社会表现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推动全员绿色行动。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银行的“血脉”,纳入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入日常办公、工作和生活中。
七是倡导全员绿色办公、低碳生活。推动落实绿色办公管理要求,针对电、水、纸张、汽油等耗费进行基线评估,确定量化节约目标。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会、电话会、无纸化办公系统等电子办公方式,倡导绿色办公,尽量减少办公用纸。
八是完善社会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定志愿行动计划,鼓励员工参与本机构或公益环保组织等其他社会组织开展的环境和社会公益活动,制定促进社区发展计划,与机构所在社区开展交流互动。
来源:银行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