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五个省区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江西赣江新区是其中之一。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和经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张智富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采访。
《金融时报》记者:一年多来,江西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
张智富: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创新,赣江新区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一定成效。总体上看,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绿色项目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地方绿色金融标准建设取得突破,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在逐渐形成,目前所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今后纵深推进改革的信心。
截至2018年12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560.37亿元,同比增长34.0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05个百分点;赣江新区绿色贷款余额34.96亿元,占比5.3%,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
《金融时报》记者:在绿色金融改革发展方面,我们取得了哪些突破?积累了哪些好的经验?
张智富:今年是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的关键期,还有更加艰巨的改革任务亟待破题,现在谈改革经验为时尚早。但是作为一名改革的亲历者,我谈一下做好绿色金融改革的体会。
首先,工作机制是保障。绿色金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涉及主体多,只有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才能调动各方积极性,减少协调成本,提高协调效率。
第二,政策支持是关键。绿色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和引导资金进入绿色项目和绿色产业领域,务实管用的配套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年多来,我们构建了四梁八柱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第三,解决难点是抓手。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央行职能,针对改革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一项一项破解,一件一件推进。我们主要破解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难点问题:一是破解赣江新区财政分散管理难题。上线赣江新区本级国库,直接对接省国库,并负责管辖赣江新区所属组团国库,汇总各组团财政收支数据。设立国家金库赣江新区永修组团支库、共青组团支库,完成赣江新区财政机制的搭建。二是破解赣江新区存款人资金管理难题。支持赣江新区单位存款人不限于注册地或经营地,自主选择新区内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允许新区管委会具有独立资金管理核算需求的内设职能部门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三是破解赣江新区金融统计难题。赣江新区四个组团地跨南昌、九江两个行政区划,金融统计存在空白点。为此,我们专门建立赣江新区金融统计监测制度,并于2018年开始采集数据,为后续评估提供客观真实的基础数据。四是破解绿色项目直接融资难题。针对赣江新区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融资、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政策宣讲;指导江西银行、九江银行、上饶银行发行150亿元绿色金融债;指导赣州银行筹备发行30亿元绿色金融债;指导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发行20亿元绿色中期票据。五是破解赣江新区绿色项目识别难题。为有效识别投资项目“绿”还是“非绿”,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投向绿色项目,我们邀请第三方环境评价公司筛选出2018年全省328个绿色项目,其中赣江新区106个绿色项目,总投资达1137亿元。六是破解绿色金融标准化难题。我们指导赣江新区制定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等绿色金融地方标准,并与补助补贴等配套奖励政策挂钩,目前还在积极推进绿色票据标准制定工作。此外,为遏制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我们还在赣江新区推动开展金融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革试点,参照“两权”抵押贷款模式,金融支持畜禽养殖企业环保设施升级,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第四,舆论宣传是基础。舆论宣传是贯穿于绿色金融改革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既可以广泛传播绿色金融理念,同时可以宣传绿色金融改革成效,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激发创新的内生动力,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改革的认同感和支持率。
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