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工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国家战略和绿色发展,及时厘清绿色金融理论的思想源头,才能在文化自信基础上推动绿色发展并形成社会共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个发展理念特别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后,地方政府、银行业迅速掀起绿色金融发展高潮。绿色金融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政策创新与引导,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更需要成为全民共识,全社会参与。因此,寻找绿色发展的文化历史源头,发掘潜藏于中华民族潜意识深处的绿色发展基因,并将中华民族潜意识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升华为全民共识,为政策创新提供历史文明和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具有现实意义。中华文明基因中具有道法自然、民胞物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平天下的思想,这些思想源头或文化基因,可为绿色产业、绿色金融提供强力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 中华文明 绿色金融 道法自然 民胞物与 社会共识
绿色金融是指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引导资金流向资源节约、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注重绿色环保。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重要一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工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国家战略和绿色发展,及时厘清绿色金融理论的思想源头,才能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形成社会共识。社会共识具有历时性,即潜伏于民族的文明长河中;社会共识又具有共时性,与新时代全球事件密切相关。绿色金融共识的共时性,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的历时性共识,需要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于八千年前,成熟于三千年前后的夏商周三代,完善于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并延续至今。百家争鸣,实际上是争鸣于“道”,各家对道(世界观)的体悟、感悟、彻悟不同,因此,如何面对世界、解析世界、和谐世界的方法、措施、动作也不同。这里的世界,既包括自然的客观世界,也包括社会的主观世界。基于对“道”理解不同和实现“道”的方法的不同,百家提出了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个人的不同战略路径,以及如何最高效率、最高效用、最高效益地达成“道”之不同技术或学问。
下面,笔者就中华文明蕴含的绿色金融之道进行探幽,以请益于国学与经济学和金融学大家。
一是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大”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虽然是天地间“四大”之一,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只能效法大地的运动规律,大地只能效法天的运动规律,天只能效法自然规则,自然规则受制于其本身不变的道。“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身规律,也即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本身不变,但其表现形式可以生成、演化进而形成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等规律分支,即所谓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为人之道。人的本质或社会价值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人之道即处理社会关系之道、处理环境关系之道。人生天地间,在自然规律面前,要效法大地之地道的厚德载物精神,也要效法上天的自强不息精神,不能存有一丝的“与地斗,其乐无穷”的狂妄思想,否则,人类对自然的掠夺破坏,大自然会成倍地报复人类。恩格斯曾经警告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对中华文明道法自然思想认识不足,过于相信人力力量,战天斗地,追求经济数量化增长过程中,造成了对水、空气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成为经济质量发展的重重阻力。
大家知道,大地无主观亦无本身利益,它只是遵循、效法天道自强不息规律而运行;天道无自我主张也不自作主张,而是效法并遵循时空运动的规律,时空运动周期规律,既无主观意识,也无客观要求,只是遵循其本性、自性、天性而运行,正如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没有主观意识没有主观意志一样。因此,人类作为“四大”之一,在主观上不可存有保护自然、凌驾天地自然之上的自大思想,而应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人类只要敬畏自然进而顺应自然规律,自然界就会自然而然按其本性、自性与天性自我恢复生态。因此所有的自然保护区,本质上是禁止人类再次进入破坏而让人类活动远离自然,让自然恢复本性之道的地区。孔子认为,绿色产业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过多干预,即“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人类只要尊重自然规律,四时运行的规律,百物自生,绿色自现。
二是民胞物与的环保思想。宋代理学家张载在《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胞物与”指的是全体人类皆我同胞,万物与我平等。人们如果心胸扩展,视天下全体人类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姐妹,视天地万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心中对他人均会像兄弟一样去对待,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有了共同的哲学基础;同样,对万物心中也会像对人类一样去关爱。正如庄子的“齐物论”思想一样,张载认为,宇宙万物,为人类同类,与人类共生、共存、共荣,人类不应为物所役,人类也不应奴役万物而无限地、狂妄地去征服自然,造成环境污染、生物灭绝、生态失衡。只有尊重自然、友好自然、注重环保,才能从“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获得人类自身心灵自由和全体人类的幸福。因此,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齐物思想,为当代绿色金融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责任)、生态效益(环境责任)三者统一找到理论源头,儒家“民胞物与”思想境界中三大效益得到完美统一。“民胞物与”思想来源孔孟仁爱思想。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泛爱众而亲仁”、“四海之内皆兄弟”等思想。《孟子》中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爱众、仁民、爱物,讲究的是由家庭血缘亲情之爱扩展到对全社会全人类及整体环境之爱。
人生天地间,要实现人生目标,需要做的是与天地自然环境的合一。《易经》特别指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 ”人类个体顺应自然之道,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履行自己的环保责任,对国家尽忠,对友人尽信、对他人尽责、对长辈尽孝、对弱者尽悌,关爱弱势群体,把天下人类都视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因此主观上不再有任何自私动作而造成世间诸如污染等苦难。因为爱众与爱物,就会以仁爱之心换位思考,无论是政策创新还是管理创新,不会偏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三是厚德载物的社会责任。《礼记·礼运篇》提出:“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绿色发展的成果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因此,经济发展、绿色金融创新要给所有弱势群体以关爱,尽到社会责任,即环境保护与精准扶贫可以天然结合起来。《易经·坤卦》提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不仅要顺天而行,更需要培养自己德性,增长自己修养,才能在处理好天、地、君[1]、亲、师之社会伦理关系时尽到社会责任后,还需要做好利物事业即处理好生态伦理关系,即在道大、天大、地大 、人大之四大中处理好与道(按王阳明讲法,即天理良心)、与天、与地等生态伦理关系。
在五大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的根源与基础。生态文明不牢靠,环境保护不到位,出现生态灾难会引发其他文明就会地动山摇。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伦理、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水资源恢复。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于道。(予善天),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人间最高的善行,类似于水的品德。水善于利益万物但不与万物争夺功名利禄;水谦卑地呆在众人不乐于呆的低洼、肮脏、幽深的地方,如大道一样包容与宽容,如大道一样具有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因此水的品德几乎等同大道品德,因此以水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也具有自性清明的特点。
真正得道的绿色金融实践者,其品德如水:公平、公正、公开地奉献自己一切,如天空一样平等施惠万物万众以阳光与雨露,从而承担了社会责任;勇于担当,如大地一样平等承载养育万物,从而承担起环保责任;心如深不可测的深渊一样,平等包容接纳万物,从而为精准扶贫、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待人接物言而有信,管理事务公正公平,处理问题正确有力,行动时机选择适当,从而在绿色发展中,实现管理创新。因为水有“不争八德”,照顾了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问题,才能“心无挂碍”,没有人间的烦恼、差错、忧虑。
真正具有水的“八德”者,才是真正信奉生态文明、讲究绿色发展者,不与天争,不与地争,不与人争。当人与水争,掠夺、破坏、污染、占有水自然的领域或污染水资源时,水就会自然启动按其自性“不争之争”的本性要求,恢复水域或自我净化而让违背“道”并造成水资源造成污染的人类付出对价。因此,尊重水、敬畏水、爱护水,水才会协助自然,自然才能自然而然地结出美丽的自然之花,水才会助力人类建设美好家园,生态文明才能助力其它四大文明协同发展。人类的行为、情感、心态,水都会知道、感应并做出对应。因此,只有厚德载物的君子,才是承担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得道悟者,才会在利万物而不争时,实现自利利他、自立立人的功德事业。
四是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格物致知的一般解释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真知灼见。《礼记·大学》中提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礼记•大学》中只提及“格物致知”,没有对其做出进一步解释。按朱熹的讲法,格物是指“格物穷理”,格物即“至”物,在实践中与事物直接接触过程中穷究事物之理,有点类似人的知识是从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中来的意思。按照天台宗的讲法,“一心三观,一念三千”,宇宙万物,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通过“即物穷理”的外向实践,并以“用力之久”长期积累,经过反复实验,融会贯通,朱熹认为最终可以达成致知目标。根据“理一分殊”的理论架构,格物属于“一事上穷尽”知识,将这种知识通过总结提高形成理论或智慧进而掌握事物运动的一般规律,则归于致知。对此,王阳明另有他特别的讲法,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事物的运动规律与我们内心良知世界是同一的,悟道即追求自然规律或客观真理,要内求而不外求,因此,才有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认为,格物,即正事,即正本清源,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要考虑别人(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时,要考虑环保责任与社会责任,才能将人心中对环境随意破坏、对他人的私心、恶念、恶行去除。王阳明认为,致知,即致良知,即达到知识的极限,化识为智,犹如心中有明镜,才能明了善恶,天人合一,心物同源,天理良心同一,因此,主观上不再有对环境对他人对世界的伤天害理之事出现。
五是正心诚意的自我修养。《礼记·大学》提出:“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心是待人接物时无邪念不作恶,诚意是自我真诚不自欺。王阳明认为“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意诚为心正的前提,意诚即不将个体或团体利益扩大化到利益边界以外,进而损害他人、国家、社会或环境利益。“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只要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利益、尊重社会责任、尊重自然规律,人心自然可正。相由心生,人心不正,待人接物时邪念产生,就会形成斗天、斗地、斗人的邪念,一旦恶念不绝,最后动作必然是欺人、欺物反诸自辱,损人者必自损。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如果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为代价,经济发展成果必然会被反噬,即经济发展或因环境污染、或因经济金融危机、或为社会动荡而倒退进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个体或集体只有正心诚意,心中爱众而利物,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绿色金融之相才能源源不断形成。相由心生,境由心造,绿色金融之相,皆为群体心理生成、由群体集体无意识共同作用生成,即有什么样的社会共识,就会有什么的绿色产业或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因此,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群体心理、有什么样的社会共识,就会有什么样的有关绿色金融的政策、资本、管理、技术、产品、市场、品牌及资源的创新。
根据“正心诚意”的理论推导,中国要切断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发展的路径依赖,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经济发展要走低成本、低污染、低能耗路线的社会共识。社会共识来源于个人意识,个人意识来源于个人每日每时言、行、意积累形成的潜意识。个人潜意识只有形成正能量,社会共识才能具有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金融创新才能有群众基础。个人潜意识要形成正能量,只有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及阿赖耶识通过八正道(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训练,让自己的言、行、意时时保持正道,才能实现正心。一旦个人正心通达八识,全社会集体潜意识才能正心诚意的共识,既不欺人毁物,也不自欺欺人,才能正人心、正风气,才能走上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之道。
六是修身齐家的道德义务。《礼记•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修身指的是正身正己,纠正私欲过度,在社会实践中造成的损人害人行为。正己先正心,《礼记•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如果心中私欲过于旺盛,就会在功名利禄上因少得、因不得、因恐惧、怕所失、或沉溺而失去心中良知,如明镜受污,丧失了眼、耳、鼻、舌等功能。因此,自立立人,正己正人,自利利他,正心是修身的基本功夫。自立即道学问而增长才智,正己即增德性而提升品德。唯有掌握格物致知的才智,才能明白自己的利益边界,才能正心诚意;正己自律而慎独,不会将手伸得太长而损人利己。因此,正己即端正自己的心性与行为,才能自利利他兼顾,利他利己平衡,这里的利他包括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即民胞和物与的统一。
齐家即让家族成员齐心协力、家人和睦,齐家的基础在于仁爱而亲亲。唯有正己,才能仁爱而亲亲。《礼记•大学》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人们因自己亲爱、厌恶、敬畏、同情、轻视的情感,在利益分配上、权利实现就会出现偏差。这些情感偏差会导致不讲原则只讲亲疏情仇。因此,曾子提出,齐家先修养自身,修养自身即克服感情上、利益上、权利上的偏私,先正己然后正人。
如何克服情感上利益上权利上因为私人感情而出现偏差而损人利己、损人害物呢?唯有“仁”道这杆称。仁道,对父母长者为孝,对弟妹弱者为悌。如果将仁爱扩展,对社会、对他人、对环境一视同仁,即民胞物与。在现代社会,唯有扎实的修身功夫,才能平衡其他六方利益,即是家族的、机构的、地方政府的、产业的、中央政府的及国际机构的利益。因此,修身既是齐家的基础,也是治平的前提。
七是治平天下的共同命运。《礼记·大学》中开篇就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要讲明,在周朝“分封建国”的体制下,所有诸侯们的治地都称作“国”,即“邦”。 “天下 ”才相当于现在中华一统“国”名。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科学精神又达成光明正大品德的圣人,以和平、和谐、和睦天下为己任;天下各国要睦邻友好,圣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圣人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礼记•大学》认为,家族是国家的缩小版,能够把自己的家族经营好,才有可能把国家治理好。只有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才有可能让世界实现太平。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
《礼记·大学》又提出齐家是治国的根本:“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管治者尊敬老人和年长者,人民大众自然兴起兄弟之间友爱的德行,能够对矜、寡、孤、独、废疾等弱者做好社会保障和尽到社会责任。绿色发展如果做到全社会共享,必然形成社会共识,即《礼记·大学》所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此谓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因此,国家的大义,国家的绿色发展政策取向,不是在绿色金融创新过程中与民争利,而是将绿色发展相关的外部效应内生化,将企业的绿色发展贡献通过绿色金融进行量化补偿,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机制。
《礼记·礼运》又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思想,是绿色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的目标与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大同思想的现代版本。只有绿色发展,才可能持续发展,只有持续发展,才能和平天下;要实现绿色发展,就会讲究共享发展,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弱势者能够享受绿色发展的成果,尽到社会责任,才能全面建设现代版的大同社会。老子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经》七十七章)”老子讲的大体意思是:天道的法则,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人道的法则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得道的人才可以做到。现代社会,如果分配极不公平,基尼系数过大,必然引发社会动荡,发展成果就会丧失。当然,虽然天下一家,“平天下”也不是将发达国家的利益平均到发展中国家,而是发达国家主动提供绿色发展的技术或资金,共同建立起合理、平衡、公正、公平、和谐的有序世界,让天下黎民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才是发展的天道和王道,世界和平与和谐,反过来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在互联、互通、互依的新时代,天下一家,人类命运已经结合为共同体,任何一地一人损害自然或损害他人的行为,必然迅速传递到全球,从而反过来损害全体人类的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利益。因此,绿色发展需要建立在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基础上,而不是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闭关锁国可以实现。孔子认为,君子有“絜矩”之道,“恕道”重点强调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将心比物,才能在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中,建立个体、家庭、国家、世界休戚与共、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命运共同体。四海之内皆兄弟,大同思想是孔子“仁”的思想的最终归途与终极目标。
八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有自强不息的追求。《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家语·五仪解》:“笃行信道,自强不息。” 《周书·武帝纪下》:“劳谦接下,自强不息。”《朱熹集传》:“言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唐 韩愈 《答侯继书》:“惧足下以吾退归,因谓我不复能自强不息,故因书奉晓,冀足下知吾之退未始不为进,而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也。”宋·徐铉《巫马大夫碑铭》:“夙兴夜寐,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天(自然规律)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效法天道一样,自我进步,发愤图强,永不停息。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这种共识要转化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效法天道,及时进行法制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和资源创新,没有这些创新及时实现,社会共识仍然是空谈。
当然,在创新过程中,要有敬畏天道理之心,要遵从天道原则,不能因为政策上鼓励绿色发展,就一哄而上,泥沙俱下,把传统金融包装成绿色金融,造成绿色金融泡沫。孔子在论语中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五十而知天命”,因此,人们对天道规律不仅要敬畏,不能轻言与天道斗争,因为掌握自然规律,天道规律,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人生的经验积累进而感悟,还需要人类历史进程中不断与天道地道交互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明白遵从天道是人类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绿色发展只有与时代的科技水平、社会共识、社会需求相结合,才能合乎天道。对于如何遵从天道,孟子有一套讲法:“存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者,则知其天。存其性,养其心,所以事天”(《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所谓存性养心才能事天,才能遵从天道的讲法,实际上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表述,这与老子讲的无为而治即遵从天道不干预、不乱动、不妄动的意思相仿佛,也与王阳明先生讲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道理相通,因为“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在此良知良能的心境下,人生天地间,既要紧跟天自强不息,又要遵从天道自然无为,从而实现绿色金融创新合乎道大、天大、地大、人大的“四大”平衡发展需要,诚如是,绿色发展才能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绿色发展才能找到源头活水。
(李毓桔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东校 李国旺 浦江金融论坛秘书长)
参考书目:
1、《易经》
2、《论语》,孔子著
3、《礼记·大学》,曾子著
4、《道德经》,老子著
5、《齐物论》,《庄子·内篇》
6、《传习录》,王阳明著
7、《西铭》,张载著
8、《孔子家语》,孔子著
[1] 君,古代指君主,现代为国家
转自:今日头条
来源:陆家嘴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