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绿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海峰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就全球化大背景下,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作用等话题进行深入解析与展望。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开启新型全球化进程?
黄海峰:“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顺应当今时代潮流的重大倡议。与此前的全球化趋势不同,发展中国家主导的新型全球化力量是在新的时代下对全球化的再造并着眼于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助于合作国之间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实现各国联动、协调及包容发展。
“一带一路”所开启的新型全球化力图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发展新格局。在新全球化进程中,绿色经济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契合,并将各国的差异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大陆,沿线大部分国家绿色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沿线国家间复杂多样、相互关联的生态环境整体使得彼此成为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正积极构建本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并推动绿色金融国际间的合作来支持“一带一路”可持续项目的投资。建设绿色化的“一带一路”不仅与我国经济的绿色转型息息相关,同时也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科技将给未来绿色金融发展带来哪些变革?
黄海峰:数据科技有很大用武之地,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科技赋能。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在向规模化、产业链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数据技术也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发展小微企业和绿色金融数据科技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主要在四个方面利用数据科技。首先,在营销方面,数字技术在营销方面是最擅长的,无论是个性化营销还是精准营销,还是利用在线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营销,都取得很大的成果。
其次,风控。利用数字技术在个人端、网贷和小额信贷都可以实现基于数据来驱动风控决策,实现秒批。在小微企业方面,我们也看到,数据决策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再次,运营。通过数字技术来提升对客户自身的生产运营效率。比如京东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在羊场的栏里设置数据图像的采集基础设施,持续监控水的环境、牲畜的情况等。
最后,科技还能提高金融反欺诈能力。金融业务中风控是核心,这需要依靠能够对风控进行识别的大数据模型,并且叠加了一些特殊技术。在互联网领域,风控的挑战除了要去衡量一个客户的信用风险之外,更大的问题是欺诈风险。
中国经济时报:现阶段绿色金融发展的困境体现在哪里?
黄海峰:过去几十年中国工业的特点是高耗能、高污染,一些地区重工业的发展大大超过环境容量。这就是缺乏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的结果。由于缺乏针对市场主体发展绿色生产经营必须的监督与强制惩罚机制,企业受“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容易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加之地方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等相关扶持政策难以有效弥补企业绿色转型成本,在短期利益驱动下,“两高一剩”企业转型绿色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和内在动力不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绿色金融活动的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当前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进展十分缓慢。问题颇多:比如绿色金融的长效机制在地方政府落地困难;绿色金融产品在二级市场交易寥寥;绿色信贷由于贷款周期长、风险大,只有极少的金融机构参与。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是,近年来国内主要券商、银行都仿照国际一流的金融机构设立了FICC部门(固定收益部门),但是少有国内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部门。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景如何?
黄海峰:在未来中国绿色健康发展的道路上,绿色金融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
在我看来,市场化的长效机制才是真正的长效机制。在中国,“环保”仍然依赖各种环保督察和中央巡视组的巡检。如果通过行政来解决环保问题,又会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松紧问题,环保“紧”的时候,所有高污染企业都风声鹤唳,有的停产检修逃避检查,有的白天不生产,晚上熬夜加班干。而环保“松”的时候,高污染企业一切照旧运行。
从建国到现在,我们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计划经济之路,当局者更多依赖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在环保这个问题上,我希望,中国未来更多通过市场手段,而不是政府补贴、行政命令、督察巡视来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绿色金融正是市场化手段的核心。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防范相应的金融风险?
黄海峰: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这有可能导致对全球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随着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国际贸易体系正在重构,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在加大。而金融正是实体经济的镜像,现有的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格局并不兼容,全球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增强,新兴市场将继续承压。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首先要营造高质量发展的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金融风险是实体经济结构性矛盾在金融领域的直接反映。为应对经贸摩擦可能增多等外部冲击,要向改革要动力,以稳定投资者预期,防止发生金融风险交叉感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同时,要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积极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转自:中国经济新闻网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