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金融和生态环保进展(2017 年):
过去五年,铜陵地区生产总值跨过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9.5%,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 24.4%提高到 33%。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3500 亿元,是 2012 年的 1.6 倍;累计增加规上工业企业 166 家,增长四成以上。五年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601 个,竣工 511 个,完成投资近 2400 亿元。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1463 个,利用内资 2173 亿元、年均增长 14.3%,利用外资 13.7 亿美元,新批外资企业 44 家,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全面关停金昌冶炼厂生产系统,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 1391 辆,整治企业物料堆场14 个,秸秆禁烧保持“零火点”。完成黑砂河、滨江花园东侧黑臭水体整治;彻底消除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落实四级“河长制”,国控、省控江河湖泊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人工造林 9670 亩,新增和改造提升绿道69 公里、绿化面积 258 万平方米,治理矿山裸露山体面积 1200 多亩,促进了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
城市绿色金融发展概述(2017 年):
2017 年 5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铜陵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 12 亿元巨额绿色债券,这项资金将全部用于铜陵铜发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绿色创投债券是安徽省企业债券的创新品种,对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解决融资约束有重要作用。2017 年 7 月,中国人民银行铜陵市中区支行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原市环境保护局、市统计局等部门召开全市绿色金融监测动员大会,建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监测指标主要包括地区经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三个方面,涉及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绿色信贷贴息资金规模、绿色金融债券等22 个指标,下一步与市金融办联合出台《铜陵市绿色金融专项统计制度》。截止 2017年 9 月末,铜陵市绿色信贷业务余额为 118.04 亿元,较年初新增16.87 亿元,同比增长 41.8%,不良贷款为 1.98 亿元;“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为37.76 亿元,较年初新增 5.19 亿元,同比减少 37.52%,没有不良贷款。
城市绿色金融发展优劣势简析(2017 年):
制度政策发展不足,市场活力表现良好,保障措施匮乏。
城市经济金融和生态环保进展(2017 年):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万亿元级台阶,2017 年达到 8.59 万亿元,年均增长 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 10.7 万元,年均增长 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 8172 亿元,年均增长 6.9%。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5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3.5 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高到 42.7% 和3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 10.2 万亿元,直接融资发行额约2 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7.9%。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针对生态环境突出短板,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累计关闭落后低端化工企业 1421 家。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与实施“大气十条”的 2013 年基准数相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33 天,PM2.5 平均浓度下降 33%。
城市绿色金融发展概述(2017 年):
常州市将绿色金融纳入发展规划。在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设立常州市金融服务创新奖,积极引进外部资源,鼓励拓展专业化、个性化融资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动科技金融、小微金融、绿色金融以及各种金融主体创新与融合发展。兴业银行常州分行积极布局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已建立起绿色金融组织架构,提供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
城市绿色金融发展优劣势简析(2017 年):
制度政策发展滞后,市场活力较弱,保障措施有待加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