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攻坚污染防治:绿色金融如何“保量又保质”

>2019-1-0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工作,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同时要统筹兼顾,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要增强服务意识,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

  作为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力量,银行业在绿色金融领域发展势头迅猛,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银保监会于2018年8月29日召开的银行保险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披露的数据,银行业绿色信贷贷款余额已超过9万亿元。

  “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避免‘简单粗暴’、‘要增强服务意识’的要求,需要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措施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可以预期,银行作为绿色金融发展最为典型和最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将在2019年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有更大的空间大显身手,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机制,不仅为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重要的推动力,还将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社会认同共识和企业社会责任基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曹明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政策落实助推全面突破

  近年来,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取得全面突破。从原银监会的统计来看,2017年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占全部信贷余额的9%。在绿色信贷规模不断稳定增长的同时,也保持了较好的资产质量。截至2017年6月末,不良率仅为0.37%,比各项贷款不良率低1.32个百分点。

  “目前,绿色信贷在我国绿色金融融资规模中占绝对主导位置,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以《绿色信贷指引》为核心、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和评价制度为基石的较为完整的绿色信贷政策框架体系。2018年,央行为配合绿色信贷MPA考核,印发《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兴业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同时,作为国际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最成熟、也是影响最广泛的领域,发行绿色债券也是银行布局该领域的一种主要方式。 2018年11月,兴业银行发行了600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并在境外发行了6亿美元和3亿欧元绿色债券,成为全球市场的最大发行方。

  而据Wind绿色债券概念板块统计,截至2018年11月20日,国内市场绿色债券余额6620.4亿元,其中2018年以来新增发行规模1731.1亿元,是2017年全年发行规模的66%。

  “可以看出,2018年以来,国内绿色债券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发行量在全球仍然排在前列。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的统计,2018年三季度,全球贴标绿色债券发行量297亿美元,比2017年同期下降了23%,其中,中国贴标绿色债券的发行只数和发行规模都仅次于美国,位列第二。”鲁政委表示,这与相对完善的绿色债券政策体系的建立密不可分。

  2019年绿色发展深化有看点

  “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正在进入‘深水区’,未来,我国将综合考虑包括绿色发展因素在内的各项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协同发展,逐渐从绿色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鲁政委表示。

  在党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三大战役后,一系列细化的政策逐步推出。2018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及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给各领域的绿色发展吃下了“定心丸”,也为银行不断扩大绿色金融的覆盖面提供了政策保障,让绿色金融的发展不再简单地局限在现有的“一亩三分地”中。

  “产业结构与农业投入结构的优化、能源结构与交通结构的低碳化仍然是未来绿色发展的重点。其中,农业及乡村绿色发展将成为热点。同时,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也进入了转型期,将从注重规模增长,转而着力夯实制度和体系基础、加快监管及产品创新、强化风险管控。”鲁政委分析认为。

  对于未来的转型,曹明弟预计,绿色金融将与更多的产业在供应链、服务链、生态链融合,以点带线、以线带链推动更多的产业实现绿色升级。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将应用于绿色认证、防范“洗绿”、差异化定价、环境信息披露等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和规范领域。

  此外,银行将与PE、VC、租赁、保险等金融子行业在绿色金融中实现更多的结合和模式创新。“随着绿色价值的计量、测量和价值化工具不断涌现、丰富和市场化,不同类型与阶段的绿色项目的风险和收益的特征更为明晰,银行作为绿色金融最大的市场主体,将与其他金融子行业更充分地融合,为不同的绿色项目提供组合型的融资产品和服务,为投资机构和融资机构提供匹配的权益和风险暴露,从而实现绿色金融为绿色实体经济服务。” 曹明弟说。

  拒绝“简单粗暴”还需激励跟进

  虽然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的绿色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测算,2017年我国绿色金融领域的需求至少有三分之一未能得到满足,该领域供给仍然存在着严重不足。同时,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避免“简单粗暴”、“要增强服务意识”等在发展质量方面的要求,也有待破题。

  曹明弟认为,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发展和创新,只有在激励政策、能力建设、绿色金融标准、配套服务体系、信息披露等方面发力,刚柔并济,避免环保“一刀切”,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促进整个经济的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鲁政委也表示,可考虑采取诸如为绿色金融定向降准、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绿色债权优先受偿等激励政策。

  以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为例,鲁政委分析,此举能极大拓宽绿色金融业务空间、降低绿色融资成本,鼓励更多机构参与。同时,我国绿色信贷不良率远低于贷款总体不良率水平,此举符合风险资本管理的内在要求。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已明确对符合规定的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使用75%的风险权重,绿色金融同样符合宏观调控的战略导向,且具有更高的资产质量,完全有理由降低其风险权重。

 

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