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李国旺先生在“中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2018年会暨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高峰会议”上的发言
2018年11月24日,以《绿色金融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2018年会暨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高峰会议”在上海召开。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李国旺先生应邀参加了该会议,并在“绿色金融创新与展望”圆桌环节进行了讨论。
李国旺先生应圆桌主持人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束兰根的要求,首先以《复旦-中研绿色金融景气指数报告》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然后简单的介绍一下目前绿色金融在绿色资本创新上有什么做法。
一、对于《复旦-中研绿色金融景气指数报告》的解读,李国旺先生表示,绿色发展、绿色产业、绿色金融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意志,把这个意志能否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比如说地方政府、相关企业、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能否形成共识,通过绿色金融景气指数予以衡量。假如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意志形成了社会共识,这种共识如何变成行动,这个报告中有八大创新。
李国旺先生指出,这次会议是全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这个报告又是联盟的联盟,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作为一个智库,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也作为一个智库,这是两大智库的一次结合的结晶。这其中发现了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这个研究报告观测了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和环保企业三大主题,和高校、研究机构、企业、金融机构四个客观主体的结合,它可能是某一个行业或者是某一个企业的做法,突破了绿色金融景气指数的边界,形成了一个新的蓝海。第二个特点就是两大智库的联盟和结合。第三个特点有几个结合:一是宏观经济和绿色金融的结合;二是传统产业和绿色金融的结合;三是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的结合。
在调查报告中我们有四个发现。第一个发现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对绿色产业、绿色金融的期望特别高,打分最高,原因如下:首先说明我们的行政机构对党和国家的政策非常坚决。第二个积极性特别高。第三个是迫切的希望通过绿色金融推动地方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我们都被房地产绑架,未来二三十年地方经济怎么发展,地方希望绿色金融推动发展。
第二个发现就是高校特别的冷静,评分最低,这说明我们的高校或者是研究机构作为理性的思考者或者是理性的劳动者和理论的工作者,对绿色金融的理论创新、政策配套、行业标准、绿色规律、绿色产品、绿色市场、绿色品牌、绿色资源等方面的供给不足有充分清醒的认识,脑袋没有发热。虽然绿色发展成为国策,但是绿色金融的发展不平衡,我们在绿色研究或者是绿色债券方面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但是我们在绿色股权或者是绿色基金等方面的发展极不平衡。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和其他的发展怎么样平衡,有很多的课题还没有到位,还需要继续完善。
第三个发现金融机构对绿色景气指数的期望低一点。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金融机构作为绿色金融的直接实践者,首先要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法律和政策制定,我们的政策可能走在法律的前面,实践走在政策前面,现在绿色金融法没有颁布,我们的银行法和相关的法律边界没有打破,还是以分业经营为主,所以银行家们心里还是有顾虑。第二个就是成为国策,但是相关的体系有待于完善。假如说和绿色相关的东西对口太多,万一出现坏账就会形成风险,所以比较冷静。第三个就是五大发展理念中法律保障或者是法律创新这个理论创新没有跟上。
第四个发现就是我们调研的企业的打分和总的平均分数非常接近。一是说明我们复旦大学和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的设计很科学,基本上和企业的想法很相近。二是企业的需求高于金融企业对我们的绿色金融指标,也就是我们绿色金融供给略微不足。三是绿色金融的供给、相关产品的开放市场空间非常大。
下面给大家讲一下八大创新。要解决刚才说的四个问题需要八大创新。第一个就是政策、法律、制度方面的创新。前面很多专家都提到我们的政策很多,但是法律没有跟上,法律可能正在酝酿,但是制度没有跟上。李国旺先生表示,他是研究国学的,“相由心生”,加入老百姓没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没有尊重天地的思想,没有环保的意识,再好的法律、制度、政策最后是无法落地的,有可能就用现在的政策,有关的企业、金融机构或者是有关方面会对政策进行套利。这个调研过程中发现68%人认为当前的绿色产业相关的政策是配套,但是有52.8%的人认为绿色发展的制度、政策等不够完善,有78%的人相关的金融机构应当尽快的设立绿色信贷专门部门,调研过程中大概有1/3涉及到政策、制度、理念相关的内容,大概有9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创新是绿色金融本身的创新。现在我们知道绿色金融专门的交易所没有,绿色金融投资交易资金刚刚启动,绿色信贷事业部要设立,绿色金融租赁公司、绿色金融国际评估标准委员会、绿色金融智库等这些组织创新大大落后于现在社会的需要。恩格斯说过一句话“只要有社会的需要,十所大学都可能跟不上市场的创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既然有高校联盟,有这么多智库的合作,未来绿色金融的交易所和绿色金融相关产品的设计,从今天开始应该要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刚才说1995年是绿色金融的元年,但是绿色金融智库联盟今年应当是元年。
有89%的调查者认为我们应该启动第二轮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为什么?中国的特点就是先搞试点,试点成了以后再推广,现在大家觉得现在的试验区不够,在试验区中先行先试中有错误,风险还是可控的,所以亟待第二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尽快推开。81.73%的调查者绿色金融创新先要做好绿色金融标准的统一,无论是评估、产品、解释、监管还是法律的标准,如果这些标准不统一,那么最后一公里可能就无法落地。
第三个创新就是绿色金融的管理创新。我前面提到要设立绿色金融产业发展基金,绿色金融交易中心、绿色金融品牌、设计和发展中心,绿色金融国际智库,绿色金融国际标准评估委员会等,这些都涉及到了管理创新的内容。有83%的调查者认为应当设立绿色金融的考核指标,绿色金融GDP考核指标很多政府部门就是重视,没有标准,没有办法执行,同时要使定相关的考评机制,不仅政府重视,相关企业也会重视。
第四个就是绿色金融的技术创新。有77.8%的调查者认为应当大力发展绿色科技或者是科技金融,创设绿色银行,大家知道美国硅谷有绿色银行,是把我们的债权和股权全部打通,我们现在在法律上有障碍,债正归银保监会管,股权归证监会管。绿色金融要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把相关的法律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设立绿色金融银行,绿色金融法和绿色技术创新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应该要强调设立科创板,所以这次我们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有哪些创新,我们非常的期待。
第五个是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有66%的人认为强制推广和开放绿色保险,只有这样才能锁定成本,降低风险。前面有保险协会的秘书长提到,绿色保险这块范围非常广,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有可能出现风险,所以绿色保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没有绿色保险作为绿色金融的保障,绿色金融走的又快,最后的风险也会越大。所以期待相关高校联盟和复旦大学和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尽快的涉及相关的绿色金融保险和保险公司参加,这个市场会巨大,没有着绿色保险,单靠政府的财政补贴,政府最后是不堪重负的。
前面有关专家提到让外部的资源和外部的要素变成内生力量,绿色保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只有把绿色保险纳入内生力量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可以锁定成本,政府机构会减少财政压力。
第六个方面的创新是绿色金融的市场创新。有74%的调查者认为绿色金融的市场份额主要是讲绿色债券会增加,但是我们对中长期绿色投资,特别是绿色投资者究竟哪些人是,今天好像会议上都没有太多的展开。假如没有绿色的投资者和消费者,那么绿色金融的市场在哪里?所以对绿色投资者和绿色消费者的培训,让他们想到对绿色的尊重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我们国学中讲的“天地君亲思”,我们前面三四十年的发展就是对天地的不尊重,现在发展绿色金融就是要补上这个课。
所以希望我们的绿色联盟,特别是高校的大教授们对我们的子弟多进行绿色心态的教育,让他们有更多的敬畏之心,就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培养中,我们才能重新恢复尊重,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全体人类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所有看得见摸不着的都是平等的。
即使是8千美金的发展水平也可以得到5万美金的形态和动作,所以绿色金融的发展和绿色市场的发展使得我们的心有多大,绿色金融开放有多大,绿色市场就有多大。以前没有落实的政策就是一个文件,所以从这个市场看我们的心态、行动和政策的落实。
第七个是绿色金融的品牌创新。我们知道全世界最大的品牌就是美元,美元背后是科技,科技背后是军事,军事背后是政治,政治背后是文化,一环扣一环。为什么高科技企业只有7-8%的股权就可以控制整个公司,就因为他有品牌,有号召力。绿色的上市公司可以比非绿色公司的市值高10、20倍的时候就有未来了。
假如我们所在的金融机构速度快,额度大就有品牌,怎么样让品牌有价值,就是品牌标准化的问题。有75.42%的人认为政府有责任,企业有责任,高校也有责任,要让绿色金融产业深入人心,只有深入人心的时候8千美金的行动可以超越3万美金的行动,所以我们要在美国人面前要顶住这个气。
第八个是绿色金融的资源创新。我们知道绿色金融最后创新的目的能否优化我们全中国的资源,使我们全中国的资源最高效率、最高效用的发展,让我们的老百姓真正的得到幸福,让我们的国家真正得到复兴和崛起,首先就是能否实现资源整合。
我们中国的企业能否打出全球的绿色金融品牌,我们中国相关的产业能否实现在全球品牌制高点上实现全球资源整合。假如能够实现资源整合,那么我们的绿色金融或者是绿色产业真正的成功,我们所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体,假如我们不能和自然形成共同体,大家知道中等收入陷阱其中一个就是自然灾害。
这就是李国旺先生给大家汇报的八大创新,就是党和国家形成了意志之后,我们形成了社会共识,形成了八大创新、八大实际路线图,让我们高校绿色金融发展联盟的想法变成具体的成果,这种成果不仅使我们高校人民享受,要让中国人民享受,让全世界人民享受,假如可以实现这一点那么我们高校就做了最大的功德,也是最大的事业。
二、对于目前绿色金融在绿色资本创新上有什么做法,李国旺表示,现在有一个现象,传统产业的债券融资是过度的,股权融资又过度,现在可能有几十倍的PE。
首先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现在所谓的绿色产业是不是新经济,加入绿色产业是新经济,它应当把知识产权和智慧产权的份量加重,我们现在这两年绿色债券蓬勃发展,说明现在某种意义上的思想没有扭过来,潜意识还是把绿色金融和传统的产业相对称。所以它表现作债券融资蓬勃发展,股权融资微乎其微,现在证券交易所有关绿色方面的上市公司不到30家,和债券上市公司一比就知道了。如果未来推动绿色资本市场发展,刚才我说政策上已经突破了,法律上没有突破,我们是分业经营。
我们刚刚搞分业经营的时候美国98年搞了混合经营,现在实际上我们的金融企业、实体产业都处于混乱的状况,现在绿色金融发展假如没有突破现在的法律障碍,法律不颁布绿色金融法,我们很可能还是继续走绿色债券为主的绿色金融发展,其他的绿色股权、绿色期权、绿色保险。比如说碳交易权、排污权等等很难启动,为什么?法律上存在障碍,假如我们能够拿这个内参给上面报告,如果这个不解决,中国的绿色金融可能走到传统产业,到最后政策都变形。
第二个问题,绿色金融发展究竟是股权、债券、期权、排放权,本身绿色金融的创新怎么做?这是当地政府、企业、投资者、消费者迫切需要的东西,我相信绿色金融一定要突破原来投资者和消费者分离的状况,应该是投资权和消费权相结合的业态。假如能够调动14亿中4亿人民投资绿色金融或者是买绿色金融相关产品,同时又享受绿色产品,那么这个市场有多大?
第三个方面,我们到现在为止的金融体系是建立在重化工产业体系中,假设要突破这个,以知识产权为新经济推动的一个新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无论是一行两会或者是地方的监管系统或者是其他的新的金融业态必须要突破以前以有形的摸得着的资产为重点的管理模式,要回到以智慧产权为主。为什么美国可以发展,就是因为通过绿色金融发展或者是绿色科技的发展推动整个国民经济,也就是管理上要突破。
第四个绿色金融发展就是智慧知识产权的再生,所以我们绿色金融在绿色技术的运用上,某种意义上来说为绿色资本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窗口。不仅仅针对长三角,而是针对整个中华民族能不能崛起的问题,我们以前靠财政补贴搞科技创新,未来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来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把原来政府的补贴转化成资本市场的市场行为,这是绿色金融的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口。无论技术创新还是政策创新,必须有产品。
第五个我假如是一个投资者,哪些是绿色金融产品?我要买大量的绿色保险产品,有没有?我在买产品的时候还可以得到相应的保险保障,还可以得到消费的保障。以前我们打出租车,现在社会上的车挂上这个网就可以。
只要我有上海的车、上海的牌照就可以,以前是黑车,我们现在通过科技创新把市场打开,我刚才说没有交易就没有市场,有了市场才有了定价,有定价我们的估值、评估标准、相关东西才有可能落地,所以第六个就是市场创新方面一定要和科技创新结合。
第七个假设我们绿色的上市公司品牌好,有投票权,获得分红权或者是其他的诉求,可以把以前同股同权的东西打破,假如这样的话大量的绿色创新企业就可以在交易所上市,这个上市的企业通过上市慢慢树立起品牌,估值就会上来,估值上来以后融资更容易。
把前面七个创新都做好,绿色金融的目的就是要实现高效用,必须让老百姓喜欢,这样才能把全国各方面的资源聚集到中国来,聚集到中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来,这样我们还怕美国人对我们的制裁吗?
我们有这么多的资源,自然而然就有全球的定价权,比如说引进全球的评估体系,我们有了评估体系又有定价权,我们绿色金融的发展,我相信我们的高校联盟的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