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江苏省商务厅下发的《省商务厅关于2017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情况的通报》,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2017年在全省110个经济开发区(含27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中列第26位,近三年实现了跃进41位的成绩,在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中位列第6,其中“开放水平”指标位列第一。
今年以来,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发展高质量”总基调,深度落实“两落地一融合”,进一步加强企业服务意识。近期,园区成功获批“第二批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日趋完善
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生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今年7月,开发区集中竣工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154.39亿元,预计本年内可实现销售收入27.8亿元,利润10亿元,并解决2300多人的就业。7月集中签约一批集成电路产业项目,总投资超216亿元,完成了产业链全流程的打造。
7月6日,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浦口经开区签订项目协议,总投资80亿元的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产业基地项目落户浦口开发区。该项目的落地对浦口经开区进一步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有重大战略性意义。加上此前已投产的台积电南京厂(一期)、欣铨科技等项目,园区集成电路产业链日趋完善,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
开发区重点加快打造提升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两大千亿级核心产业链,确保两大产业尽快突破500亿级体量,实现主导产业由“量的增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建设特色创新体系,全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主动引进和利用新技术降成本、提产能、增品种,打造一批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及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流水线,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特色园区水平,低碳谷围绕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努力打造国内独具特色的集研发、生产、交易、推广、服务于一体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初现成果
在浦口经济开发区,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已初现成果,随着不少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很多科技成果得到了有效转换,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让高校的高精尖人才有了大展拳脚的天地。
今年5月初,南京市委、市政府公布了南京市第一批29家备案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名单,浦口经济开发区2家新型研发机构成功入选,分别是南京大学浦口资源环境创新研究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浦口先进制造研究院,而南京工业大学特聘教授谢亿民领军的南京结构优化与先进制造研究院,则是浦口经济开发区引进的第一个院士。
谢亿民工程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结合3D打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供“从设计到制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我们正在开发一款无人机,通过拓扑优化的方法,3D打印出机身,这个无人机不仅形状优美,而且机身更轻巧。”谢院士说,“再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人骨折后要去医院打石膏,一般要等1-2天石膏才能做好,如果用3D打印的话,只需要2~3个小时,而且还能个性化定制,这就是科技改变生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浦口先进制造研究院,则是由南航与浦口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与园区内其他研究院不同的是,这里更像是一个大的孵化器,孵化功能更强。研究院负责人、南航机电学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杨炳雄说:“我们研究院根据不同的项目成立不同的事业部,成果转化后,能够做大做强的都可以孵化。我的目标是,我们母公司不用上市,而是孵化出更多的子公司上市。同时,依托于南航的科研资源,研究院的项目也可以持续补充。”
对标找差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
今年以来,开发区积极响应对标找差工作要求,以镇江新区为标杆,多措并举,在新型研发机构、高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找路径,想办法,出成绩,不断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面对园区企业,开发区积极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政策。以企业培训为主导,开展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分专题举办培训班,进一步凝聚开发区内部、下属各平台载体对创建名城建设的共识。同时建立健全与企业、与人才的业务培训、上门指导、对接沟通等工作机制,在创新名城建设工作中,特别是在人才引进、项目培育、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形成合力。
帮扶企业,最重要的是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近两年,开发区积极推动高企培育出成效。组织专家进行高企走访活动,对潜在培育对象进行深入调研摸查,目前已着手进行2019年高企培育申报工作,正组织12家企业开展2019年高企申报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市外高企和科技型企业的引进力度,加强高企引育的专题培训,突出重点招商对象,有针对性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招引工作,着力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上打基础、做铺垫。
转自:新华网
来源:浦口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