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助力宜兴市争创“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省级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宜兴农商银行成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全面制定《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战略规划》和《绿色金融服务实施方案》,明确以打造“绿色有氧银行”为战略目标,深度挖掘自身特色,将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创新元素积极融合,初步构建“五大体系”发展绿色金融之路。
战略引导体系。一是董事会层面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三年规划》,将绿色金融确定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计划三年将宜兴农商行打造成省内最具特色的绿色普惠金融地方性法人机构。二是行长室层面建立《绿色金融服务实施方案》,明确了绿色金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体系框架、工作任务以及主要工作措施,并将工作任务分解至各部室。三是各部门制定绿色金融落地实施细则,特别是在绿色金融宣传、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绿色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时间节点要求,必须按序时推进。
组织架构体系。一是董事会战略发展专业委员会下设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行长室下设绿色金融服务推进工作小组,统筹推进绿色金融战略规划、落地实施,引导全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二是公司业务二部下设绿色金融服务中心,负责绿色金融总体规划、协调、考核等具体工作的实施。三是成立三家绿色金融特色支行,开展专项绿色金融工作。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相继在环科园、高塍、杨巷成立绿色金融支行、绿色环保支行、绿色大米支行,充分发挥专业市场服务能力。
绿色信贷体系。一是梳理存量贷款中以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为主的产业和行业,建设以“行业投向”“贷款用途”为主要识别方式的绿色信贷统计口径。依托台账系统,对绿色信贷进行对标识别,实现绿色信贷统计批量化、自动化。二是将绿色信贷引入授信指引,引导该行信贷资源向绿色行业倾斜。建设绿色信贷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体系,对企业客户进行绿色分类评级,并作为授信准入的重要参考依据,有效把握信贷资产风险控制,实现绿色信贷精准投放。三是加快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结合宜兴市重点产业导向,创新推出绿色科技、绿色食品、绿色乡村等六大绿色金融系列产品,包括绿色工厂贷、绿穗贷、绿能贷等产品,有效满足地方经济绿色转型的需求,现已累计发放绿色贷款超3亿元。
绿色文化体系。一是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绿色文化活动。一方面,通过开展机构绿色运营、布置绿色普惠形象、增添绿色普惠元素等工作将绿色文化融入该行经营当中,营造了较好的绿色金融发展氛围。另一方面,开展绿色出行主题活动,倡导员工绿色生活,如使用环保节能用具、低碳出行、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让绿色理念有效融入员工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二是向全市开展主题为“践行两山理论、打造绿色金融品牌”的宜兴农商银行绿色金融口号征集活动,分别在宜兴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宣传,共计征集到500多条绿色金融宣传口号,经该行初选后,由金融办、人民银行、市团委领导对入围的50条进行最终遴选,评选出获奖口号10条,有效向社会传播了绿色金融理念。三是邀请媒体调研绿色金融开展情况,为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如何融入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等战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建议,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有效扩大了该行的品牌影响力。
绿色支付体系。依托该行发行113万张社保卡的有力契机,加快金融科技力量支撑,以互联网行业应用为主线,在宜兴重点民生领域加大投入,抓紧宜兴市“智慧”城市建设主线,构建了智慧医疗、智慧菜场、智慧社区三大绿色支付体系。一是完善智慧医疗。实现全市12家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银医通项目全覆盖,市民可以通过该行银医通机具办理挂号、结算,并支持社保卡、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方式进行缴费,大大减少客户往返奔波的时间,同时节约了纸张消耗。二是参与智慧菜场建设。在宜兴官林储巷菜场等地试点智慧菜场建设,建立光闪付应用场景,市民通过APP即可实现买菜、付款、商户信息查询、产品追踪等一站式服务。三是建设智慧社区。在全市200多个行政村,布设300多个金融便民服务点、100多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实现乡镇全面覆盖,深度延伸了村级物理服务渠道,让广大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即可完成小额零星取现、水电费代缴等业务,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转自:江苏经济报
来源:江苏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