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民企融资有“助手”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人民银行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有关负责人就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为民企提供增信支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投资人在购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时候,相当于在购买债券的同时,购买了一份违约保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介绍,在运作上,初期选择的专业机构是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这是目前在中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份额最大的一家机构。央行也在研究选择其他专业机构参与这个计划,同时鼓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其他信用增进公司等商业机构开展类似的业务。
“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工具完全按照市场化的运作,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潘功胜说。具体来看,对于参与工具的各方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安排和风险共担机制;发挥债券市场的主承销商作用;实施机构在选择企业方面完全市场化,在企业有意愿的基础上,由专业机构评估是否给企业发行这样的产品,支持工具不确定企业名单……
潘功胜介绍,初步估算,如果初期提供的初始资金是100亿元,可能会形成1600亿元的规模。央行还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观察和评估这个规模对于民营企业融资氛围的改善效果,以决定是否进一步扩大规模。
矫正市场“羊群效应”
实施定向降准,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中长期的资金;向金融机构发放小微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成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贷款投放的监督监测和考核……今年以来,多部门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举措接连出台。
在这些基础上,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潘功胜说,当前我国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平稳,但是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经济运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就包括一些民营企业出现了违约事件,金融市场和部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风险的偏好有所下降。而且这种风险偏好的下降,在金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定的“羊群效应”,一些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遇到了融资困难。这样的情况单纯依靠市场力量进行自我校正,短期内可能很难产生效果,所以有必要对金融市场的非理性预期和行为进行引导。
矫正市场的“羊群效应”和一些非理性行为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潘功胜指出,债券市场具有公开、透明、传导效力高的特征,定价非常市场化,它对其他金融市场预期的引导能力也比较强。所以选择债券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对于改善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小微融资“几家抬”
实际上,今年以来多策并举的效果已经在数据上有所反映。今年前三季度普惠口径的小微贷款增加约9600亿元,增量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6倍。9月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8%,比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约5个百分点;贷款支持面持续扩大,授信的小微户数比上年末增长了23%,总体贷款利率有所下行。
“总体看,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取得了积极进展。”潘功胜说,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几家抬”思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下一步关键是怎么样将这些政策真正地落实到位。
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疏通货币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比如发挥政策合力,金融、财税政策“几家抬”,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层层压实责任,建立长效的融资机制安排;夯实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督促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内部资源,优化内部安排,打通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政府部门优化地方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等。
同时,潘功胜指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也要审慎经营、规范经营、依法经营,建立比较规范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制度,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高对金融资源的吸引能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转自:商业金融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