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研观点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马骏:绿色金融具有商业可持续性

>2018-10-26

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出席“寓义于利 绿色金融高峰论坛”时,谈到了有关绿色金融的五点感想。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绿色金融和机构的商业可持续性是一致的。

 
 
 
 
 
 
 
 
 
 
 
 

 

目前还有很多误解,包括一些投资者认为你搞绿色金融、绿色投资就是情怀投资,要亏损的,相当于是捐款,这种观念是很老的观念。有了这一个认知以后,很多金融机构可以更大力度投入到绿色金融。

 

马骏从两个角度证明上述观念的错误。一是从银行数据来看,兴业银行过去几年业务成长率每年百分之二三十,不良率非常低,ROE低于全行业的平均ROE,二是从基金业角度来看,现在全球有200项研究,其中超90%的研究都证明,如果投资ESG基金,长期回报率会好于普通的指数。

 

第二,绿色金融一定要靠创新,因为绿色金融所面临的需求、供给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其中涉及到一些外性问题。

 
 
 
 
 
 
 
 
 
 
 
 

 

马骏举例称,在2015年底,39号文和绿金委同一天发的绿债目录,这两个文件启动了中国绿债市场。启动之后,第一批发绿债的是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在新业态开始时,要占领先机,需要有创新的能力和动力。“最近在绿金委组织下,开始推动环境权益的融资,湖州应该是第一个将要启动试点。”马骏称。

 

他续称,今年G20推动三项在绿色金融领域当中新的思路。

 

一个是推动绿色市场的证券化,之所以要做此创新,是因为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大部分绿色资产都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以贷款的形式出现,中国有8万多亿绿色贷款,但真正资本市场上可以被投资者所购买、所持有的非常少,要让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多介入绿色资产投资,就要把这些绿色信贷要打包,变成ABS。

 

第二个是推动绿色的PE和VC,能源转型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而能源转型需要低成本的清洁能源,低成本的清洁能源不能一直依靠政府补贴,最后还是要靠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能源、新能源的成本大大降低,降到污染能源成本之下,才能实质性去推动能源转型,谁来干这个事,就是要靠PE、VC投入。

 

第三个是用金融科技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主要解决绿色产品和绿色资产的识别认证的困难,因为绿色金融当中,几乎所有的跟绿色相关的东西都要三方去认证。如果传统认证,贴个标就是十几万,甚至二三十万人民币,对中小机构来讲成本很高,成为了绿债市场发行的瓶颈,未来解决这个问题,很可能通过大数据、物联网、AI来大幅度降低绿色产品和市场的区别认证成本,如果能够降90%的话,绿色金融的这个瓶颈可以得到突破。

 

第三,绿色金融,尤其是追求绿色金融业务的机构要强化ESG的治理和透明度。

 
 
 
 
 
 
 
 
 
 
 
 

 

中国现在是四家银行主动参加了披露的试点,已经正式对全世界宣布三年金融计划,包括第一年要披露绿色信贷的余额和绿色信贷的业务,和一些污染型业务贷款余额和他们环境的影响。另外在今后三年当中要不断的强化对环境风险分析的披露,比如说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会为金融机构带来机遇。

 
 
 
 
 
 
 
 
 
 
 
 

 

比如中国的绿债市场其实是非常开放的市场,中国已经有很多绿债是主动到在香港、欧洲发行,标准也是接近欧洲的标准,在发行过程中推动了中国和国际,尤其是欧洲标准的融合。其实在国际市场上,机构也会找到更多机会,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点,融资成本不一样,可能找到比国内更加低的融资成本。

 

另外国际上,有很多资金在寻找在中国做绿色投资的机会,所以未来还会有相当一批国际和国内机构共同组建绿色投资基金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够充分抓住这些合作的机会。

 

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其实是做了非常多努力,最大的亮点是2016年中国主持G20期间发起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后来更名为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这个小组推动形成了2016年在G20峰会上全球共同发展绿色金融的共识,最近两年又推了不少新的共识。此外,还牵头组建中英绿色金融小组,今年年底预计发布“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倡议,同时披露小组行动计划等。

 

第五,积极参与绿色金改也会对金融机构带来机遇。

 
 
 
 
 
 
 
 
 
 
 
 

 

去年7月份国务院发布了5个省区和8个城市开展绿色金融改革的决定,现在很多地方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型激励机制,包括湖州、广东每年拿出10个亿补贴当地的绿色金融,包括贴息、担保等等机制。另外,江苏虽然不算绿色金改地区,最近也拿出对绿债贴30%利息的措施等。所以积极参与地方金改,对金融机构,对地方都是好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自: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