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2018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核心内容

>2018-10-15

城市绿色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创造物质和生态财富,增进社会福利,进而获取竞争优势的系统合力”。

 

上月,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协办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18年工业发展报告》暨《2018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韩晶教授发布《2018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

 

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韩晶教授

发布《2018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

 

一、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从经济基础与科技进步、自然资产与环境压力、资源与环境效率、政策响应与社会福利四个方面全面设计并最终形成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

二、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的结果分析

在参与测算的290个城市中,城市绿色竞争力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2434,其中,有115个城市的绿色竞争力指数高于平均水平,175个城市的绿色竞争力指数低于平均水平。综合指数最高的城市是北京,达到0.4514;最低的城市是荆州,仅为0.1821。综合指数排在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长沙、广州、无锡、贺州、杭州、三亚、海口、苏州、常州、南京、天津、克拉玛依、武汉、威海、厦门、东莞和青岛。

报告进一步从地理区域、城市群、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角度,对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探讨,以求更加细致、全面地了解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的发展状况。

1.不同地理区域城市绿色竞争力差异分析

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理区域划分标准,报告绘制了2015年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区域比较图,见图1。

东部地区城市遥遥领先,平均水平达到0.2701;西部地区稍强,中部和东北地区水平相当,其平均值分别为为0.2373、0.2283、0.2259。

 

 

图1  中国四大区域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及一级指标对照图

 

2.不同城市群城市绿色竞争力差异分析

报告从城市群划分的角度,对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的表现进行分析。由于城市群划分较多,报告仅呈现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具体情况。长江三角洲城市绿色竞争力遥遥领先,平均水平达到0.2886,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绿色竞争力稍强,京津冀城市群则较为落后,其平均水平分别为0.2766、0.2480,三大城市群的绿色竞争力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2434。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及一级指标对照图

 

3.不同规模城市绿色竞争力差异分析

按照超大、特大、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标准,报告绘制了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绿色竞争力比较图 。超大城市的绿色竞争力平均水平遥遥领先,平均水平达到0.3556,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稍强,大城市和小城市水平相当,相对落后。特大、大、中、小城市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3102、0.2518、0.2262、0.2312,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2434。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及一级指标对照图

 

4.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绿色竞争力差异分析

按照高收入、中等偏上和中等偏下收入的划分标准,报告绘制了中国不同发展水平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比较图。从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来看,高收入城市遥遥领先,平均水平达到0.2804,中等偏上收入城市稍强,中等偏下收入城市最为落后,其平均水平分别为0.2323、0.2144,均低于高收入城市,同时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2434。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中国不同发展水平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及一级指标对照图

 

三、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的主要发现

1.绿色竞争力空间差异明显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洼地”现象。东部地区城市绿色竞争力优势明显。西部地区城市资源环境的天然优势,对绿色竞争力指数排名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中部地区城市绿色竞争力较为薄弱;东北地区城市绿色竞争力与中部地区整体水平相当,绿色竞争力水平亟待提高。

 

2.城市绿色竞争力形成具有“行政优势”

省会城市、副省级以上等区域中心城市绿色竞争力大大高于其它地级城市。省会城市本身对资源的吸引力相对于其它地级城市要更加强大,且当前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政府的压力,部分城市绿色竞争力的培养具有浓厚的政府主导色彩。

 

3.城市绿色竞争力呈现“同群效应”

从城市绿色竞争力的地理分布来看,存在同群效应的特征。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在城市群层面体现出高于其它区域的绿色竞争力优势,部分城市群已经呈现出协同发展的格局。城市群内,城市之间通过构建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在城市功能定位和分工的基础上,相互促进、共同高效的完成了城市群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合力为整个城市群内的城市绿色竞争力提升提供支撑。

 

4.城市群绿色竞争力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

中国城市群绿色竞争力水平不但存在显著差异,甚至不排除有些区域之间的差距会不断扩大,呈现出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即拥有相同稳态特征的空间组群最终收敛于相同的长期增长路径。排名靠前的城市群得益于灵活的市场制度和有利的区位优势,预计未来仍可保持领先位势;而排名靠后的城市群受制于较为僵化的体制约束及地缘劣势,未来上升途径可能较为曲折。

 

5.城市规模是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的密钥之一

一方面,人口的集聚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人口的集聚将加快技术创新和扩散的速度。从全国层面来说,大城市的发展恰恰有利于实现环保目标,因此城市规模是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的密钥之一。

 

6.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绿色竞争力密切相关

城市绿色竞争力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存在正相关关系。得益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和资源效率的显著提升,使得高收入城市在经济基础、资源与环境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相对于中等收入组城市几乎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来源:《2018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

转自: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