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日前,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广州市举行。会议上发布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编写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7)》。该报告对于目前国内绿色金融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完全覆盖和系统梳理。报告对2017年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报告为中英文对照,是了解我国绿色金融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
除发布报告外,会议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研讨促进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建。来自国家开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证监会、银保监会、《第一财经日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表示,中国政府通过“自上而下”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和“自下而上”的基层实践探索和广泛社会共识有机结合。但是,绿色金融发展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有待解决,才能获得国际社会认可,推动国内绿色金融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周诚君表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有别于西方的重要特点是政府主导和顶层设计,但是绝不意味着忽视尊重市场规律、强调绿色金融的市场原则和可持续发展性。在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同时必须要尊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讲究商业原则,为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从微观层面解决相关问题,包括标准、透明度、激励机制和公平竞争规律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施懿宸教授代表参与了有关研讨。施懿宸教授提出,绿色金融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更多学术理论研究支持的阶段。绿色金融发展需要三足鼎立,任何理论体系发展离不开“政府,市场与学术”三方支持。由于绿色金融的新发事物特性,国内在绿色金融领域相关学术理论上的研究有所不足。与此同时,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发现,国际上绿色金融领域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也相当缺乏。过去开展的气候金融与碳金融研究,更多偏重于气候与碳方面的研究,缺乏金融学者的参与。正因如此,造成了金融市场在推动绿色金融落地实践时的一系列挑战与障碍,并集中体现在,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金融模型,导致环境风险无从定价。金融市场中风险与收益必须匹配。只有风险与收益匹配,金融市场才会做出合理的资源配置。
中财大绿金院长期以来致力于提供“绿色资产能带来比市场认知更高的收益”和“棕色资产会比市场认知有更高的风险”等研究议题的理论模型与实证证据。目前,市场低估了环境因素为绿色资产可能带来的更高、更持续的收益,也低估了环境风险可能为棕色资产带来更高的影响,从而可能造成相应资产成为搁浅资产(stranded assets),使金融资源出现错误分配的情况。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减缓了相应问题产生影响的速度,但如果要实现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解决市场定价的问题。依靠政府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进展迅速。但是绿色金融发展不能长期依赖依靠政策工具,最终必须回归市场机制。届时环境风险定价的问题将更加凸显。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研究学者重点发力,提供学术理论与证据,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参考依据,最终形成在市场落地实践的政策工具。2017年汉堡G20峰会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就通过设置环境风险分析与环境信息披露的议题,对于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进行了务实推进。施懿宸教授强调,对于环境因素的定价应可以被量化,环境信息披露的效益也可以通过金融实证切实可循。会计顶尖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3)》的一篇学术文章发现,针对2006-2008年S&P 500企业碳排放情况开展研究,可以证明每多排放1000吨二氧化碳,企业的价值将降低212,000美金。研究还发现,披露碳排放量的企业中位数市值,比不披露的企业的中位数市值高23亿美金。
我们需要在国内开展更多类似的学术研究,为市场投资者提供来自中国的证据。通过政府,市场与学术在绿色金融领域三足鼎立模式的形成,绿色金融将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为经济转型提供有效助力。
转自: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