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低碳生活,争做绿色达人。不少市民发现,今年以来互联网企业、银行推广的个人“碳账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只要开通了个人“碳账户”,对于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节能减排场景,用户可实时记录与查询碳减排数据。而这些碳积分既能兑换商品服务,也可用于支持公益。
碳减排不再是笔“糊涂账”,但问题也来了:各家平台的减排场景有所区隔又相当有限,用户每天获得的碳减排量不得不散落于不同平台,导致获得的权益打折,能否实现“一户在手,权益全有”?
每个人都能助力“双碳”目标
近日,某银行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碳账户”内测版上线。市民杨先生是该行信用卡用户,出于好奇,他体验了一把内测版。
据官方宣传,通过碳账户,使用电子信用卡、电子账单、线上缴费等低碳行为,均能点滴积累成个人碳减排量。经过授权后,杨先生拥有了一个该行的“碳账户”。系统显示,这个账户的碳减排量原本为0克,申请电子卡后获得385克,使用电子账单获得407克,加上其他低碳行为,当日总计获得碳减排量972克。
银行表示,未来个人碳减排量可兑换专属权益,或用于支持公益。事实上,目前, 多家银行都瞄准了“碳账户”,基本功能都是通过个人碳账户来记录和量化用户的节能减排行为。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此,碳减排已是全民的行动目标。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首席专家、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委会主任束兰根表示,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启动,其主要面向年2.6万吨二氧化碳以上的企业主体。个人家庭和小微企业也将是我国减碳的重点发力领域,个人碳账户的意义在于,引导个人在日常行为和消费决策的过程中更倾向于绿色低碳,助力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
“碳账户”扎堆,“能量”不够用了
不过,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个人“碳账户”,市民兴趣并不是很高,毕竟手头有太多的类似账户“嗷嗷待哺”。之前,多家互联网企业已经在开发和推广个人低碳消费服务或平台,覆盖了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
就杨先生而言,他会在蚂蚁森林里通过步行、公交支付等行为积累“能量”,经常性手机“浇水”获取树苗成长“收益”。4月20日,某外卖平台宣布行业首个消费者碳账户上线。只要用户在该平台下单时采取无需餐具、小份菜等低碳环保行为,就可获得相对应的积分。除了兑换相关权益外,用户还能使用积分参加碳中和公益项目,比如捐赠森林保护项目等。
此外,某地图导航APP、二手平台同样开通碳账户功能,当用户采取步行、骑行搭乘公共交通,或者在生活中出售、购买闲置的电子用品和衣物,都可以累积成个人减少的碳排放量,被日常使用的App记录在案,成为App上兑换商品的“货币”。
杨先生表示,个人行为会产生多少碳排放,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笔“糊涂账”,通过这些碳账户确实能产生直观的感受。但目前各平台推出的减排场景有所区隔又相当有限,“绿色出行的能量给一个平台,二手买卖给一个平台,电子账单又是一个平台,无形中分流了碳积分,让自己能享受的权益大大打折。”
此外,个人碳账户积分计算需要更加明确的标尺。比如乘坐一次公交车,有的平台给300碳积分,有的平台给200碳积分,积分测算的标准是什么,又如何确保数据监测的真实性?有受访者也认为,自己愿意践行低碳减排,不过担心他人由碳积分能倒推出自己的出行信息,比如哪天乘坐了公交地铁,或者某天行走过万步。
碳普惠应运而生,碳积分可享贷款优惠
数据核算的科学性和统一性有待商榷,用户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减排场景不够丰富……这些都成为平台推广个人“碳账户”的瓶颈。束兰根也指出,各家平台推出个人“碳账户”体系,也有商业化的考量,比如引流促销、发展增值业务等。
据介绍,考虑到个人家庭和小微企业的碳排放具有“量小但面广”的特点,目前多地政府已陆续筹划、推出可以记录居民绿色低碳行为的碳普惠平台,而对于个人碳账户的探索正是其组成部分。碳普惠的运作方式是依托相关平台与公共机构数据对接,公众的低碳行为转化为相应碳积分后,公众可用积分在其平台上换取商业优惠、兑换公共服务,也可进行碳抵消或进入碳交易市场抵消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
在束兰根看来,发达的制造业、高密度的人口、较为发达的城市化水平,都意味着江苏碳普惠项目的需求和空间巨大。基于此,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也建议江苏省逐步构建面向小型分散和社区家庭的碳普惠激励机制、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通过项目及场景设计,将小型项目、社区家庭与个人的减排活动进行量化、记录,开展价值变现、商业奖励、政府激励等消纳渠道的创新。
碳普惠平台不仅能实现“一户在手,权益全有”,而且为绿色资产变现注入想象力。2018年,浙江衢州市试点银行“个人碳账户”,目前衢江农商行依托个人碳账户推出“点碳成金贷”,将客户分成“深绿”“中绿”“浅绿”三个等级,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办理流程方面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政策。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