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省陆续参加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组织的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评审。目前气候投融资试点的目的是什么?这和中国央行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区别是什么?绿色财税和金融政策下一阶段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召开的“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2022年夏季)”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兼《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年度报告》编委葛察忠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财税与金融政策下一步仍需继续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财政资金投向减污降碳等重点领域;近期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组织的气候投融资试点与央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二者在工作目标、任务上皆有差异,气候投融资目前仍以碳排为重点。
九部委气候投融资重点仍以碳为主
去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生等九部门决定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并组织编制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八大重点任务:编制试点方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有序发展碳金融,强化碳核算与信息披露,强化模式和工具创新,强化政策协同,建设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
近期,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组织开展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评审,各省市区陆续参加。葛察忠回应道,此次气候投融资试点与央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在目标、工作任务方面皆存在差异。
他提到,此次九部委组织的试点评审的目标,主要涵盖了政策、主体、项目、平台四个方面。一是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二是要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的主体,包括企业主体和第三方投资机构;三是关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项目及模式的考量;四是打造气候投融资试点平台。总体而言,目标上央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更偏重金融产品和绿色金融工具创新方面的试点,与九部委所组织的试点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在本次试点的主体包含了地级示范市和国家级新区,而央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没有明确提及国家级新区。
葛察忠介绍,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工作任务,也与央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也存在差异。气候投融资试点有八大重要任务,其中一项是有序地发展碳金融,还包括试点方案的编制、碳核算和碳信披,要避免“两高”项目的盲目发展,管理模式和工具创新等方面的任务要求。目前发布的气候投融资重点仍以控碳为主,而央行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其重点围绕金融领域开展创新示范,不仅仅包含碳的投融资试点,还涉及其他方面。
将资金投向减污降碳领域
关于绿色财税和金融政策的下一步走向,葛察忠提到,从生态环境领域的角度来看,仍然要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即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减污降碳等重点。财税政策、绿色金融政策将在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具体政策手段上,一是进一步提高财政支持生态环保的规模,二是开辟财政资金支持的新领域,如减污降碳、高质量发展转型等方面,“十四五”时期国家着力推进“四大结构调整”,推进减污降碳协同等工作。因此,减污降碳将是现阶段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如何提升财政资金效率?葛察忠认为,需要加强项目的监管,选好合适的项目,支持EOD(生态导向型开发)项目,加强对财政项目资金的跟踪监管,探索推行由项目直接拨款改为购买服务的政策,在鼓励个人绿色消费方面,也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鼓励更加绿色的消费。
国际上已经较早地提出了税收绿色化的概念,我国也在逐步推进,如环境保护费改税、消费税政策改革等。下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减污降碳,如是否可以考虑引进碳税呢?葛察忠表示,要综合考虑到我国碳交易和碳税的关系,针对不同的作用主体进行征收,避免政策重叠,共同发挥好交易和碳税的作用。(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周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