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的总体目标下,京东为绿色运营、低碳供应链、可持续消费等自身业务领域设定了“减碳2030行动目标”。
“双碳”目标下,企业自身的低碳发展路线与碳中和目标也至关重要。
近日,京东集团对外发布了《2021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简称《ESG报告》),在“到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的总体目标下,京东为绿色运营、低碳供应链、可持续消费等自身业务领域设定了“减碳2030行动目标”。
为实现自身减碳目标,京东如何平衡供应链效率提升和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京东连续两年发布ESG报告,重点披露了哪些与碳排放相关的信息?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
“作为新型实体企业,京东将通过多种减碳方式来推进实现碳中和目标,这包括推进绿色运营、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绿色消费等方式。”曾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一方面我们在减少自身的碳排放方面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在通过“青绿计划”带动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减碳。 京东“青绿计划”旨在引导消费减碳,以数智技术赋能帮助其他行业企业减碳。曾晨进一步介绍,为了实现“到2030年,相比2019年减碳50%”目标,京东还搭建了光伏发电体系,应用了新能源物流车,不断推广原发包装和循环包装,积极建设绿色低碳数据中心。
2030年物流车100%替换为新能源车
《21世纪》:“双碳”目标下,京东集团会迎来什么机遇或挑战?
曾晨:从京东的角度来看,“双碳”目标的重要性、价值更加凸现。疫情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风险的提升,企业更加关注对未来成长以及对未来风险的把控,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京东是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我们的使命是“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这一使命与国家“双碳”目标是非常契合的。
谈到减碳问题,大家可能会首先想到这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企业的发展会不会形成矛盾,在我们看来不是这样的。京东在很早就开始推动原发包装、减量包装等举措,今天来看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我们除了线上业务,还有庞大的物流体系和线下业务。另外,上下游还有很多供应链企业,我们通过搭建更加高效和绿色的数智化社会化供应链,在帮助产业提升效率的同时,更能推进自身以及行业对减碳的贡献。
总之,一方面我们尽可能深化自身的减碳行为,包括运营、采购、包装、车辆、仓储、数据中心等方面,另一方面带动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一起,优化供应链的效率,推进供应链减排。
《21世纪》:京东通过哪些方式来实现“到2030年,相比2019年减碳50%”目标?
曾晨:京东正在形成较为系统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在2021年的ESG报告中,京东分别从绿色运营、低碳供应链、可持续消费等领域提出了“减碳2030行动目标”。
其中,京东承诺到2030年联合合作伙伴搭建行业领先的屋顶光伏发电产能生态体系;到2030年将物流车100%替换更新为新能源物流车;计划至2030年包装材料实现100%环保可再生;预计到2030年推动80%以上的上游品牌企业开展环保包装研发;到2030年与生态合作伙伴帮助千行百业通过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提升数字技术的减碳效能。此外,随着“减碳2030行动目标”的提出,京东会更明确地把减排目标进行分解,覆盖到运输、仓储、包装、供应链管理等各方面的实践中。
互联网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刚刚起步
《21世纪》:京东连续两年发布ESG报告,今年首次按照TCFD框架进行信息披露,这与去年的报告框架和标准相比有何不同?
曾晨:首先,《2021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首次按照TCFD框架,在治理策略、风险管理、指标及目标四个方面做了信息披露。
其次,气候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京东很早就开始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因此专门对气候问题做了专题的深入研究。
此外,在关键绩效指标方面,根据港交所的指引,2021报告中发布了一系列关键绩效指标,对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等议题都做出更详细的披露,进一步提升了数据透明度。
《21世纪》:有部分企业的碳中和目标过度依赖碳抵消和碳移除等非直接减排路径。对于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京东是如何规划的?如何避免出现依赖碳抵消和移除等方式?
曾晨:的确,全社会的碳汇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借助科技等多方面的手段,多渠道挖掘各领域的减碳潜能。相较于一般互联网科技企业,京东的业务场景更多元,包含仓储物流、线下商超等不同业务类型,减碳场景不仅是办公楼宇和数据中心,更复杂、难度也更大,还需要和上下游企业共同合作。
从我们自身的减碳措施看,包括降低运营的碳排放(范围1+范围 2+员工差旅/通勤),并推进供应链的减排(范围3)。除了前面提到的新能源车和光伏发电外,我们通过绿色办公、绿色运营来降低碳足迹。
我们在多个业务场景启动无纸化办公。员工用车方面,我们与拥有新能源车队的大型打车平台进行战略合作,并通过拼车进一步降低员工出行碳足迹。
在数据中心方面,京东云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借助液冷等技术,已实现全年运行年均电源使用效率(PUE)低于1.1,基础设施能耗节省30%,碳排放总量减少10%。
我们的“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建立有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截至2021年底,京东西安“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已配套建设22套充电终端,可同时为44台新能源车辆充电,足以满足园区内部作业车辆及外来访客车辆的充电需求。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京东西安“亚洲一号”成为全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今年京东将在江苏宿迁建设第二个零碳物流园区。
此外,京东在技术领域也布局推进碳中和目标,将通过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一些能源结构、作业效能、资源循环利用进行优化设计,并形成一定的解决方案,赋能给能源、钢铁、机械等其他行业,让京东技术助力全社会减碳。
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带动上下游绿色转型
《21世纪》:京东集团的ESG报告里提到关于减碳的目标,光伏屋顶发电体系,更换新能源车受到市场关注。这两个项目目前进展怎么样?离预期目标还有多远?
曾晨:从光伏来看,截至2021年底,我们已完成第一批12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的光伏发电系统布局,总体装机容量达到100兆瓦以上,年发电量1.6亿度,可供应5万户普通家庭使用一年。未来3年,京东总体光伏发电能力将达到1000兆瓦,为85%的智能物流园区提供绿色能源。 在新能源车方面,我们也是走在物流行业的前列,我们在全国50多个城市投放使用的新能源车达到2万辆,2021年北京市自营城配车辆已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每年减少4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除此以外,我们还在探索新能源车换电技术以及氢能源车辆技术的应用,计划2022年上半年完成相关车辆测试并投入使用。
《21世纪》:京东物流是全国首家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的物流企业。我们知道大概有仓储、运配、包装、科技和低碳供应链几个方面,请介绍其碳排放是怎么核算的?
曾晨:关于温室气体核算边界,京东物流参考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开发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并按照香港联交所披露要求,在京东物流2021年ESG报告中披露了温室气体核算边界。
其中,范围一包括快递物流车、行政车辆等的排放,以及供暖、供热、供电等消耗能源的排放,还有一些冷链、办公空调的制冷剂排放。
范围二主要是购买电力产生的碳排放,就是物流仓库用电、园区用电、物流职场用电、物流新能源充电等。
范围三是京东物流上下游价值链中产生的间接排放,包括外购包装材料、外部租赁车辆、云仓用电和外部租赁物流中心站点以及员工差旅通勤等。
《21世纪》:我们注意到,京东在“青流计划”中提出推动供应链端到端的绿色化、环保化,除了我们之前所熟知的包装材料减量化,在仓储、运输和消费等环节如何实现更有效的低碳降耗?
曾晨:京东的低碳供应链除了绿色包装之外,还包括绿色仓储和绿色运输。仓储是京东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核心基础设施,我们主要采用以太阳能、风能为主的绿色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改变能源的结构是实现仓储减排降碳的关键。此外借助于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水、电等能耗与碳排放量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助力降碳工作。
运输是整个供应链能量消耗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京东节能减排的重点投入领域。京东物流目前在全国50多个城市投放使用的新能源车已达2万辆,此外还积极探索新能源车换电及氢能源车辆技术的应用。这其中同样也可以借助数字技术,优化仓储网络规划和实时最优路径规划,减少在途车辆,提升往返车辆的满载率,减少车辆等待时间。
除了低碳供应链之外,我们也积极倡导可持续消费理念,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比如在今年的京东“618”期间,我们联合多家品牌商家推出“青绿计划”,给节能家电、绿色食品等商品打上绿色标签,消费者购买带有绿色标签的商品,不仅可以享受优惠价格,还可以通过“青绿积分”账户体系积累积分,助力民众树立绿色消费意识。
尽快完成CCER项目开发专业能力建设
《21世纪》:目前京东新能源物流车替换情况如何?下一步的减排规划是什么?
曾晨:京东在新能源车方面走在物流行业的最前端,已经在50多个城市投放使用新能源车达到2万辆。其中,北京地区已全部切换为新能源车,每年减少4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除了充电的新能源车,京东还在探索换电技术以及氢能源车辆技术的应用,计划2022年上半年完成这两项技术的测试,并投入使用。
此外,京东下一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规划,其一是一些线路的氢能源车试点;其二是通过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技术水平和覆盖面,进一步降低能耗。到2030年,所有的车辆都会替换成新能源车。
《21世纪》: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成为我国首个零碳园区,其中部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进行抵消。CCER市场即将重启对于京东来说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曾晨: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持续优化分拣、运输流程,实现高效分拣与立库黑灯作业,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园区的光伏能力在保障园区自动化设备运转使用的同时,园区的绿色电力能源可通过“汽车+充电桩+光伏”的项目试点为电动新能源车充电。
同时,园区内根据光照条件,优先使用太阳能路灯进行照明,并充分利用自身可再生电力优势,采用分布式空调取代锅炉房。在精准满足局部供暖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了化石燃料消耗。
从机遇上来说,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经过专业机构量化和核证,国家认可的一种碳信用产品,既可以用于重点控排企业的碳市场履约,也可以用于其他企业抵销自身排放,是一种重要的碳资产。其中可再生能源项目是CCER的重要来源之一。
京东目前已在多个物流园区开发了分布式光伏项目,并制定了未来三年和2030年的行动目标。这些优质的光伏项目除了降低园区自身碳排放的作用外,其上网部分电量有望获得CCER签发。利用屋顶光伏资源解决自身物流园的碳中和,还可以向国家电网输送额外的绿色电力,为国家清洁能源转型贡献一份京东力量。此外,京东使用新能源车辆替换传统燃油车辆对应的减排量,在重启后的新规则下也存在转换为CCER的可行性。
《21世纪》:京东在“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均拥有数据中心。在“双碳”目标下,数据中心被视为能耗大户。京东如何规划布局自身数据中心的绿色转型?
曾晨:京东云作为数字新基建的重要参与者,依托京东集团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经验,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数据中心布局。在“东数西算”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均拥有数据中心,基于自身优秀的数据中心建设能力,加速全网算力资源的一体化布局,为更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稳定、便捷的云计算服务。
京东会从小批量的分布式光伏开始探索自建绿色能源,未来则会自建或者参与集中式清洁能源建设,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