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热榜中,IDG资本与中华煤气成立国内首支百亿零碳科技基金引发市场热议,IDG资本是早期进入中国市场投资互联网产业的私募巨头之一,在高领资本投资碳中和产业之后,IDG也跟上了节奏布局碳中和产业,成立了100亿规模的碳中和基金,也是国内首支技术投资和场景赋能结合,重视从源头脱碳的百亿零碳科技基金。
IDG资本,高领资本等私募巨头为何扎堆成立碳中和基金,我们简单做个市场解读:
首先,碳中和产业成为互联网产业之后的新赛道,私募巨头提前布局,跟上产业红利。
IDG资本是最早投资国内互联网产业的私募巨头,门户网站时期的三巨头搜狐,网易等早期都得到过IDG的投资,IDG资本的创始人熊晓鸽更是因为布局早期门户网站时代的互联网产业,而名利双收,而后就是高领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对互联网产业进行长周期的投资比如京东,腾讯,滴滴等。
IDG资本更多的偏向财务型投资,到了后期高领资本和红杉资本超越IDG资本,成为新的互联网产业投资巨头,几乎囊括了大半个互联网产业,熊晓鸽,张磊,沈南鹏都被称为互联网产业投资教父。
2021年高领资本在碳中和产业赛道投资了500亿,助力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这也是高领资本1200亿布局医药产业之后的一个新赛道布局,如果说高领资本投资医药产业,是在等待医药行业出现万亿市值的医药科技巨头,那么投资碳中和就是做好了长周期的低碳产业投资准备,耐心等待这个40年产业红利的到来。
在高领资本之后,IDG联合中华煤气成立百亿的碳中和科技基金,也是为了跟上碳中和的能源经济和工业贸易升级的红利,认准未来碳中和市场会出现伟大的公司。
另外一方面互联网产业20年的红利期已经过去,IDG已经错过了移动互联网,让高领资本和红杉资本逆袭了,这次自然是不希望再落后,提前进行赛道布局,通过产业基金投资相关碳中和产业体系的创业公司和独角兽,让IDG资本再次成为天使或者私募投资之王。
其次,碳中和基金有哪些类型呢?
从产业投资角度来看,碳中和基金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消费需求端的脱碳基金,一类是针对源头供给侧的脱碳基金。
IDG资本成立的碳中和科技基金,偏向与从供给侧脱碳产业和相关公司的投资,高领资本500亿的碳中和投资,更多偏向与相关低碳产品和需求服务端的投资,属于消费端的碳中和布局。
IDG资本偏向源头脱碳带投资,更加偏向长期的技术和低碳服务场景投资,这是一个需要长周期布局的方向,短期无法看到回报,可IDG资本以往的财务型投资不同。
高领资本除了500亿的碳中和产业投资之外,作为一个全周期产业投资,愿意做时间朋友,陪伴行业和企业成长的私募巨头,其实也有成立相关的高领资本碳中和基金,注重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全方位碳中和赛道布局。
从股市和基金市场来看,目前A股和港股市场其实都有很多碳中和的ETF基金,专门布局二级市场中被纳入碳减排的相关上市公司和第三方碳中和服务产业。
比如新能源汽车板块,锂电板块,氢能板块,碳资产板块,有色金属,第三方低碳服务产业板块等。
碳中和是能源供给侧的一次改革,也是工业生产到消费端的绿地低碳转型,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果看不懂复杂的碳中和产业方向,不妨通过ETF基金定投的方式,参与40年的碳中和产业赛道红利,而不用担心个股短期波动的高风险,回归宏观长期的产业投资,等待周期性的产业回报。
社保基金,私募产业投资基金,北上海外投资基金都是A股的主力机构,与其只是炒作短期的碳中和概念,盲目参与碳中和股票投资,不如跟着产业基金方向走,耐心做长线投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