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新闻动态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丁辉: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让责任投资本土化

>2022-8-22


导读

8月3日,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先立后破,双碳助力美丽中国”主题论坛以在线形式举行。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处长丁辉在“中国ESG投资的前景与挑战”环节,发表主题演讲。

ESG投资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责任投资理念。丁辉认为,责任投资相对气候投融资关注的领域更广,但两者之间又有交叉和重叠,简单来说,责任投资和气候投融资都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投资理念,二者相互助力,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丁辉表示,在开展责任投资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投资本身的经济效益,也要关注因投资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在投资领域的具体体现。

双碳战略下的责任投资该如何发展?丁辉认为,发展责任投资需要把握好“政府和市场”“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责任投资和气候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


“双碳”目标为责任投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气候投资方面,2020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保监会和证监会五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非常明确提出了它的定义以及支持的范围,明确了气候投资是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从政策端为我们开展气候投资工作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指导。

“反观责任投资,虽有一些部分也发布了指导性的文件,但从政策端我们还没有明确的界定起边界和定义,或者说国内目前还缺乏一个官方认可的相对统一的概念。”丁辉表示。

关于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丁辉认为,气候投融资聚焦的是应对气候变化,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措施去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应对气候变化减缓适应领域,支持的是气候友好型企业和项目,目标是双碳还有绿色低碳转型,而责任投资主要是聚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目的是通过ESG的评价或者评级去有效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更加关注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丁辉看来,责任投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投资理念,要求我们在开展投资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投资本身的经济效益,也要关注因投资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这是区别于传统投资的新领域、新赛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在投资领域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像ESG、责任投资等概念,过去国际机构、跨国企业才会经常提起,如今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投资者及公众的关注。”

丁辉坦言,我国双碳目标的正式提出,为责任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但目前责任投资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制度的优化,理念的普及,工具的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统筹推进责任投资的发展。

政府引导是责任投资走向主流化、专业化的关键

责任投资关注的环境和社会领域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虽然责任投资可能产生于自发的市场行为,但是整个生态体系的发育和完善,尤其是政府的引领是责任投资走向主流化和专业化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丁辉举例称,2021年秋季,受煤炭价格高涨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在关键时刻,国家主动出手,深化煤电上网电价的市场化改革,加强煤炭市场的调控,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使煤炭的价格快速趋于理性。

“这充分体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之间的强大效率,放眼全球,如何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协同发力,可以说是经济学的世界性难题,难点在于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存在局限性和弊端,比如说市场能够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市场也有管不了,或者管不好的领域,也有可能会失灵。”

丁辉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作为市场促进者可以对责任投资的生态体系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催化作用。目前作为市场的推动者,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在制度设计、信息披露、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并且在促进国际责任投资方面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在建立部门间的管理调控机制,形成国家的战略,树立投资者的理念,引导参与和支持政策咨询等层面还有很大的政策空间。这些都是政府可以持续发力的重点领域。

丁辉认为,中国发展责任投资,我们要用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构建更高水平的有效市场的同时要不断探索构建更有水平的有为政府,既要为责任投资创造更加便利、更为优越的政策环境,又要及时防止市场的无序和失灵,努力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形成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推动责任投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发展。

构建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

丁辉表示,我国能源结构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异,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的现状。现阶段来看,我国不可能也不具备通过天然气减排作为过渡能源的替代条件,因此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气候友好型的阈值或者先进值有所差异,要体现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

“比如,有的ESG指标体系更强调E(环境),有些更重视S(社会责任),还有些指标给G(治理)更高的权重。由于ESG国际评级机构通常的做法,是将三大类各种指标的分数,集中在一起并给予一个综合得分,这使得一些在个别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企业,综合的ESG成绩反而一般。”丁辉说。

因此,在丁辉看来,仅关注国际和国内标准的一致性,主张完全套用国际标准,而不充分考虑我国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并不是责任投资在中国落地生根的上上之选。

丁辉指出,要把握好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关系,一方面国际上责任投资的相关标准需要更加清晰的界定,另一方面国内也需要基于中国国情建立并形成有利于推动责任投资发展且具有广泛共识的本土化的定义。

“从政府的角度看,我们要探索如何以目标引领的原则为责任投资设立标杆,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在实现国际国内标准同向并轨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真正地兼顾责任投资发展与我国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

如何推动责任投资本土化?丁辉表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地参与国际相关标准的讨论与制定,积极地发出中国的声音,做出中国的贡献,各国和各地区在责任投资方面的需求不同,阶段性发展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存在差异,这与我们共同构建全球化的ESG责任投资标准体系之间并不冲突。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