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机构立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中心的功能优势,背靠祖国、内外联通的区位优势以及长期在港经营发展的牌照与经验优势,完全有能力争当发展绿色金融的排头兵、打好绿色发展的主动仗,为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积极作用。
看准机遇:与时代浪潮同向而行
绿色金融为香港金融机构带来的发展机遇,既包括稳定有利的政策环境,也包括由天量投资规模驱动的市场增量机会,还包括在聚焦新客户、新业务过程中的弯道超车契机。看准机遇,抢先布局,就可以尝到绿色金融的“头啖汤”,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一)从政策面看,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既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对“逆全球化”挑战,破解土地、粮食、能源、外汇等资源瓶颈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中地位上移、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抓手。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衔接国家“双碳”目标推出《香港气候蓝图2050》及发展绿色金融的一揽子配套政策,提出将在未来20年内投放2400亿以上港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3年度《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将于2024年上半年启动专为绿色金融科技而设的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进一步拓宽绿色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圈,加速将香港打造为绿色金融的国际枢纽。对香港金融机构而言,考虑到中央及特区政府落实“双碳”目标的长期性,投入绿色金融业务将面临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过去几年中受到市场风口快速切换影响和部分强周期业务拖累的被动局面或有明显改观。
(二)从市场面看,绿色金融有望创造巨大的增量机会。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机构测算,我国双碳相关投资规模可能高达70至140万亿元,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均贡献在0.5%至2%之间,且主要集中于以氢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以工业、交通、建筑等为代表的高碳行业和以碳捕捉、碳封存为代表的“吸碳”行业。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研究,中国每年绿色金融资金缺口还有1.1万亿元人民币,这既需要积极盘活境内资本市场,也需要充分利用香港和国际资本市场。事实上,无论是专精特新和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还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升级改造,都会带来天量资金投入,同时激活银行信贷、股债权投资、跨境融资、财务顾问等多层次服务生态。香港金融机构特别是中资机构以往常困惑于过度依赖于少数特定龙头企业、自营投资业务占比过高等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问题,深耕绿色金融有望为其拓展增量市场、夯实客户基础、建强项目储备、优化业务结构创造难得的战略契机。
(三)从香港金融机构自身看,引入绿色金融“活水”还有助于其跳脱出存量的红海竞争。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国际地缘冲突和外部风险事件频发等因素影响,近两年来香港资本市场持续走低,金融机构客户基础薄弱、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差异化经营能力和跨周期风控能力不强等短板进一步暴露,业务发展普遍遭受冲击。发力绿色金融业务可为香港金融机构带来如下利好:一是聚焦香港和内地新能源、工业转型、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新客户服务,避免围绕存量客户展开同质化低价竞争。二是聚焦相关行业规模适中、需求多元的部分客户,减少资金消耗,降低自营特别是重资本业务对机构业绩的过度扰动。三是响应政策导向、围绕绿色企业真实需求做好服务,可以为开展跨境业务、推进互联互通争取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四是更好把握短期与长期、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服务商业和资本向上向善,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香港金融机构特别是中资机构而言,这有利于其打造特色优势、补齐自身短板,在与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弯道超车”。
做出成绩:与绿色产业同频共振
对香港金融机构而言,把握绿色金融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提高服务香港经济和社会绿色发展的能力。金融机构要不断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绿色业务占比,更好地满足企业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具体而言,或可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近年来,伴随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各国经济活动、居民生活和社会服务系统造成巨大冲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和履约还款能力下降,投资者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统筹当前和长远、预防潜在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为将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理念引入金融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以香港为例,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快速增长,目前已增至亚洲市场绿色债券整体发行规模的约三分之一;截至2023年末,香港拥有超过200个获得授权的可持续发展ESG基金,管理总资产超过1600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三成。香港金融机构特别是中资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金融产品方面大有可为,如中金在过去三年中完成绿色相关股权和债权融资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占市场总量的10%;工银亚洲协助客户定价“一带一路”绿色债券、转型债券、抗疫债券等ESG债券规模超过400亿美元,成功牵头工商银行3次在港发行的绿色及“碳中和”主题债券超过80亿美元;中银香港作为安排行发行全球首只绿色零售债券,2023年绿色按揭、绿色基金资产规模同比提高两倍,绿色贷款和绿色存款余额同比增长近四成;中银人寿推出的“绿色网上储蓄保险计划” 成为香港市场上首个获得独立第三方专业认证的绿色保险计划,其所募保费将超过半数投向各类ESG长期投资项目,成为保险业绿色金融创新的一大亮点。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香港绿色金融产品的市场份额增长仍有巨大空间,如绿色债券在香港债市发行规模中的占比还不足3%;多数金融机构除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之外,还较少涉足绿色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绿色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创新产品;现有的绿色基金多以绿色低碳、新能源等为主题概念,未严格采用ESG负面剔除策略;绿色资管产品供给还较为不足等。金融机构可考虑重点关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相关领域,支持特区政府主推的可再生能源、污染预防管控、废物管理及回收、废水管理等特定项目,丰富产品设计,吸引多元化的投资群体,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二)丰富绿色金融服务。伴随增强绿色发展底色成为对各行各业特别是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普遍约束,企业在加速自身转型发展和更好地适应市场规则等方面产生大量服务需求。香港金融机构基于其背靠内地具有的地缘、语言等优势和长期与国际接轨形成的市场、法治优势,在为中资企业定制转型金融解决方案时拥有天然的有利条件。近年来,香港交易所先行推出了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为基础的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对在港上市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气候风险分析、公司转型计划等内容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为金融机构主动拓展服务范围,指导存量和潜在上市公司健全转型金融框架、强化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撑开辟了新的思路。金融机构可利用港交所调低特专企业特别是新能源和双碳企业上市门槛的机遇,助力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发展,并通过与母公司、境内机构的有效联动,积极对接客户“境内+境外”“投资+贷款”“投行+商行”等多元化金融需求,提高全方位服务质效。考虑到香港和内地碳市场持续扩容,特别是碳期货、碳期权、碳汇等具备价格发现功能的衍生品快速发展,碳金融空间正逐步打开,香港金融机构还可考虑深化与碳交易所及参与企业合作,提高碳资产的流动性与价格公允性,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在此方面,渣打银行积极延展碳核算、碳核查认证、气候风险分析、企业碳中和规划、可持续披露报告编制、碳资产开发管理等服务项目,成为其围绕上市公司生态圈获客、黏客的重要工具,为中资金融机构提供有益借鉴。此外,近年来一些企业“洗绿”和“漂绿”行为引发越来越多的监管关注和社会非议,也给投资者优选绿色投资标的带来更大挑战。金融机构可考虑依托自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对环境风险信息的在线采集和实时分析,推动绿色识别精准化、评级定价智能化、预警处置自动化,特别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难篡改、可追溯等特征,探索实现对绿色金融业务的资金穿透管理,为全市场合理认证、高效交易绿色资产提供可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