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绿金动态行业资讯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碳足迹管理迈向新阶段 企业积极循“迹”加快布局

>2024-8-07

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当前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全面推进,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循“迹”而行加快布局。业内人士指出,我国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打造国际互认的碳足迹标准认证体系,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全面推进 

 碳足迹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的特定对象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特定对象包括产品、个人、家庭、机构或企业。石油、煤炭等含碳资源消耗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 

 “碳足迹并不是指某个特定活动或环节产生的碳排放,而是指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各个阶段所引发的全部排放,不仅涉及了全社会的投入产出关系,也包括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是一种全面衡量产品碳排放的测算口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认为,只有加强全产业链的节能减排,着力降低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量,才能有效地降低碳足迹水平。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这份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提出,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 

 孙传旺指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在环境影响核算和产业低碳转型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准确核算环境影响,使得碳资产测定更加精准,碳普惠等绿色政策工具的使用也更加有效。其次,碳足迹管理可以更好地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绿色转型,同时加快构建科学统一、互通互认的核算标准体系,完善对国内企业碳足迹管理的综合服务,将加强我国制造业产品“走出去”的核心实力。 

 企业加速布局增加绿色竞争力 

 “当前,产品国际竞争已从‘成本+质量’变为‘成本+质量+低碳’,碳足迹成为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IEC第36届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称。 

 当前很多企业加快行动起来。例如,协鑫集团旗下协鑫集成、协鑫科技联袂蚂蚁集团共同研发推出协鑫碳链管理平台,可以将上链产品的碳值、性能、资质等逐一披露存证落块,从而让产品信息可追、可查、可信且不可篡改,实现产品供应链溯源、产品碳足迹以及企业组织碳管理。 

 同时,协鑫集成还发布了协鑫碳链的配套组件产品。与同类产品最大不同在于,只需扫描组件二维码,即可直观读取产品信息、碳足迹报告、生产工厂、原材料溯源、ESG报告等关键信息。  作为支撑碳交易的重要基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准确计量也至关重要。华能集团注重提升CO2连续监测系统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对行业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将多点流速同步测量技术和基于轴流风机本体的整体流量测量技术纳入标准,并上升为国家标准。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建议,从绿电、节能降碳两个维度挖掘投资机会。绿电方面,能源是碳的主要源头,使用新能源是碳减排最直接高效的方式,随着碳市场的日趋完善,绿电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绿电溢价也有望显著提升;节能降碳方面,一方面,火电、供热、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清洁化发展趋势明确,存量产能改造、增量产能排放标准趋严有望推动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同时也将拉动对低碳改造相关设备和技术的需求;另一方面,碳排放数据是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基石,因此碳排放计量监测相关设备、软件迎来发展机遇。 

 加快标准认证体系建设 

 据舒印彪介绍,中国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少。 

 “当前虽然一些机构已经开展了许多工作,但在核算方法、参数标准等方面依然存在口径难统一、国际互认难度大等问题。”孙传旺表示。 

 舒印彪建议,以分时分区电碳因子核算为基础构建产品碳足迹标准核算体系。“分时分区电碳因子是计算电力间接排放的基础参数。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新型能源技术装备产品碳足迹以电力间接排放为主。随着再电气化的深入推进,传统高耗能行业将提升电气化率作为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分时分区电碳因子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碳流的精准溯源。” 

 他表示,应从四方面加快推进产品碳足迹标准认证体系建设:一是利用AI算法、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数字化技术,加强火电碳排放连续在线监测;二是基于以工序为过程的行业碳足迹单元过程数据网络,建立产品碳足迹本土化数据库;三是加强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新型能源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研制;四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排放标准认证体系。加快培育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排放认证机构,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碳足迹认证机构资质互认机制。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