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新街口商圈,背靠紫金山,南京主城区之一的玄武区人口密集,兼具“老城”味道和国际大都市气质。近年来,这里一直在探索老城区的低碳转型。日前,来自全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专家与权威学者汇聚玄武区,围绕“碳”这一关键词,共同解读最新政策、热点研判、行业动态等,为老城以“碳”换“金”出谋划策。
去年起,南京市玄武区全力建设江苏省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与央企中节能集团二级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推动中节能大数据公司整体迁入;与北京绿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自愿减排碳市场方面开展合作。徐庄高新区还入选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名单,“算碳、管碳、降碳、消碳”一站式产业链在紫金山南麓加速汇聚,释放中心城区深入践行“双碳”战略、全面推动绿色转型的鲜明信号。
产业赛道,何以向“绿”?
“如何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如何进行碳预算管理?”“国际绿色壁垒与低碳标识认证是什么?”这是当前不少区域面临的难题。
绿色低碳,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条火热的产业新赛道。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系统部署。
玄武区之所以瞄准绿色低碳产业赛道,除却位居省市前列的生态资源禀赋、科教人才优势因素,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是内在驱动力。作为服务业大区,玄武区98%以上产业是服务业。碳核查数据显示,以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为主导产业的徐庄高新区,能耗水平在全省高新区中达到领先水平。
“一方面深入践行‘双碳’战略,一方面抢抓中心城区产业转型发展机遇点。”玄武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向“绿”发展赛道上,玄武区着重将绿色低碳服务业作为发力点。
去年10月,在省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玄武区启动江苏省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打造绿色信息服务、绿色金融供给、绿色产业识别、绿色项目服务等特色功能,至2025年年底,将徐庄高新区打造为绿色低碳总部承载区、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绿色低碳生产服务集聚区和绿色低碳合作开放先导区。
为“绿”服务,集聚了什么?
放眼全省,这是首个提出建设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的中心城区。集聚区怎么建?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玄武区缺乏一、二产业基础,也就意味着在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领域不占优势。没有业务可做,如何吸引绿色低碳服务业企业集聚?
请来“链主”,让产业“壮”起来。今年6月,玄武区与央企中节能集团二级子公司、中节能大数据公司签订落地协议,计划将大数据公司整体迁入徐庄高新区,建设全国环保领域内唯一国家行业云“零碳云”。同时,玄武区与宁德时代、国家电投等行业头部企业机构合作,在电池数字护照、智能换电等领域丰富应用场景,启动熊猫万谷、佳汇大厦等载体改造,探索既有建筑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玄武区与第三方机构英国标准协会(BSI)合作,对全区碳排放、碳资产、碳汇等情况全面摸底核查。今年8月,徐庄高新区入选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名单,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智慧化的服务业园区。
按照规划,围绕碳管理、碳认证、碳交易、碳金融、碳培训五大服务体系,集聚区将开展八大建设行动。在载体方面,拿出创智荟地块三栋核心楼宇建设国际数碳谷,同时推进“两平台、一基地、一市场”建设。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碳达峰碳中和培训基地落户玄武;与长三角碳中和产业创新投资联盟合作,打造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同时,平台赋能之下,更大范围、更高能级的“绿能”聚木成林,映出玄武别样“绿意”。
数智赋能,老城创新“碳”路
瞄准“碳”,又不止于“碳”。“绿意”渐浓的同时,带来又一“无形资产”的集聚——数据。
如何接住这一“流量”?玄武区已有布局。同样位于徐庄高新区,与国际数碳谷隔玄武大道相望,是去年启动建设的江苏国际数据港。建设以来,江苏国际数据港聚焦数据要素开发应用,为南京都市圈乃至全省企业“出海”提供合规数据支撑,同时深耕大模型领域,探索多样化、可持续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路径。
“一方面,依托江苏国际数据港和玄武大模型工厂的算力、算法和数据支持,能为绿色低碳服务产业平台建设提供‘数字底座’。”徐庄高新区招商局科长娄峰介绍,另一方面,平台上汇聚的“双碳”相关数据在入“港”后,也能够实现合规流通与价值变现。
产业链延长,孕育出市场新增长点。位于徐庄高新区的南京江行联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边云协同平台,应用于无人巡检、虚拟电厂、园区碳管理等场景,助力电力能源企业降耗增效、行业数字化转型。该公司副总经理邵俊松介绍,公司开展业务时发现,不少合作单位在降碳、管碳之后,也面临着如何“用碳”的问题。
在碳交易领域,目前,玄武区已与北京绿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CCER自愿减排碳市场方面开展合作,推动绿色公共服务项目落地,填补全省CCER交易、非电领域绿色证书标准和交易机制等空白。“通过集聚区建设,我们对接了上下游企业,准备在碳排数据转化方面开展合作。”邵俊松说。
根据集聚区建设目标,至2025年年底,玄武区拟引育不少于5家“链主”企业、超30家签约重点企业和超10家绿色低碳类专精特新企业。紫金山麓,翻涌的发展绿浪,正成为玄武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生动写照。
2024年8月26日至27日,江苏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题培训会在玄武区启动。作为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培训基地首期培训,业内专家、权威学者围绕“碳”这一关键词,带来政策解读、热点研判、行业动态等,为与会人员“充能”。
去年起,玄武区在江苏省发改委支持下,全力建设江苏省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与央企中节能集团二级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推动中节能大数据公司整体迁入;与北京绿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自愿减排碳市场方面开展合作。日前,徐庄高新区还入选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名单,“算碳、管碳、降碳、消碳”一站式产业链在紫金山南麓加速汇聚,释放中心城区深入践行“双碳”战略、全面推动绿色转型的鲜明信号。
“如何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如何进行碳预算管理?”“国际绿色壁垒与低碳标识认证是什么?”8月27日上午,全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题培训会上,一堂堂围绕“双碳”的培训课接连开讲,与会人员听得全神贯注,不时落笔记下“干货”。
“热度很高,大家都想来听,甚至表示名额不够。”徐庄高新区招商局科长娄峰告诉记者,此次培训为期一天半,综合现场观摩、专家授课等形式,在培训开始前,来自全省发改委资环条口的联络人纷纷来电,询问培训的细节。
绿色低碳,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条火热的产业新赛道。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系统部署。
而对于玄武区而言,之所以瞄准绿色低碳产业赛道,除却位居省市前列的生态资源禀赋、科教人才优势,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是内在驱动力。作为服务业大区,玄武区98%以上产业是服务业。在以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为主导产业的徐庄高新区,据碳核查数据显示,在能耗水平上,园区在全省高新区中达到领先水平。
“一方面深入践行‘双碳’战略,一方面抢抓中心城区产业转型发展机遇点。”玄武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向“绿”发展赛道上,玄武区将绿色低碳服务业作为发力点。
去年10月,在省发改委的支持下,玄武区启动江苏省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打造绿色信息服务、绿色金融供给、绿色产业识别、绿色项目服务等特色功能,截至2025年底,将徐庄高新区打造为绿色低碳总部承载区、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绿色低碳生产服务集聚区和绿色低碳合作开放先导区。
跨省买“碳”,老城向“绿”要发展
一笔碳汇交易协议近日在玄武区落地:由南京玄武环境集团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买下浙江省温州市紫菜养殖碳汇项目产生的2000吨海洋碳汇。这一笔“生态账”,是南京市首笔通过专业机构完成的跨省碳交易,不仅买下了有价值的碳汇,更迈出了老城玄武向“绿”要发展的脚步。
绿色低碳,是玄武锚定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区动能再造的产业发展新赛道。今年来,玄武立足丰厚的碳汇“家底”,将绿色低碳服务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推动成立绿色低碳服务产业联盟,丰富绿色低碳示范应用场景。
这一笔碳交易的价值,也远远超出账面上的金额数字。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南京玄武环境集团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5月,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设立的碳交易及碳中和江苏联络处正式在玄武落地。未来,联络处将以玄武环境集团为联络窗口,联合挖掘并开发全市乃至南京都市圈的碳汇资源,探索更大范围、更多形式的碳交易。
这也并非玄武首次以“碳”为引,集聚绿色低碳产业资源。玄武引入英国标准协会(BSI)开展区域碳核算,BSI碳中和中国创新研究中心(南京)也随之落地,BSI南京分公司也即将在玄武落户。此次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江苏联络处的“加盟”,也让玄武绿色发展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笔碳交易的费用来源充满了十足“绿意”。记者了解到,2021年,玄武环境集团承接了玄武区法院支持实施的生态环境替代修复项目——玉带河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不仅修复了水环境,也为企业带来了盈利,也成为此次碳交易的费用来源。玄武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真金白银的利润跨省买“碳”,通过专业机构实现碳汇资源的价值变现,也是国企践行“两山”理念的新路径。
而这笔碳汇“去向”,更成为玄武产业发展的绿色助力。玄武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打造“零碳商圈”为指向,玄武将把碳汇指标作为“绿色奖补”,鼓励商贸企业节能减排、降碳增绿,让新质生产力引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更添“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