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4年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受邀出席并做主旨演讲,演讲实录如下。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中央财经大学,参加绿金院2024年会,共同探讨绿色金融的发展和未来。首先,我谨代表中央财经大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绿金院发展的各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从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金融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应当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迈上新台阶,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中央财经大学始终立足国家战略所需,紧密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积极发挥高校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研究平台建设与专业领域合作交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型、国际化的研究院,自建院以来,研究院始终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及相关前沿领域的研究探索,助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市场实践,着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智库,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绿金院2024年会开幕之际,我想就绿色金融议题抛砖引玉,分享我对绿色金融支持低碳转型的几点期许,与各位嘉宾共同探讨。
第一,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融合,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对金融体系提出了更高的服务实体经济要求。“五篇大文章”之间相辅相成,因此,绿色金融在持续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的同时,需重视融合科创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绿色养老等领域,构建绿色金融服务场景,加快综合化转型进程,以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在强化ESG风险管理能力与信息披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金融科技作用,进行绿色企业和项目智能识别、碳核算与环境效益测算、环境信息披露等工作,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以转型金融推动传统产业“新”升级,打造绿色产业集群。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因此,大力发展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形成“双驱”合力,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从监管层面,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指引下,须关注产业低碳转型发展需要,持续完善转型金融顶层设计与标准体系,为金融机构、企业等市场参与者提供行动指引,并构建转型金融法律体系,为转型金融发展划清红线。从市场层面,要持续创新多样化的转型金融工具,重视金融产品创新思路的调整,探索高碳产业长期转型后的市场效益与经济效益,破题传统金融对转型领域覆盖不足的瓶颈,重视发挥结构性金融产品的支持作用,更好匹配融资需求,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动能。
第三,坚持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动力。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久久为功。中国作为全球绿色金融引领国之一,在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应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对标国际金融市场高标准,夯实完善绿色投资领域监管政策,探索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共同语言”,推动交易实体及产品多样化创新。同时,重视强化绿色贸易融资助力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提升境外机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便利性和规模,通过建立国际机构积极参与的投融资平台,为中国参与境外投资创造更多条件。此外,需拓宽现有合作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合作,在政策体系、伙伴关系、务实合作等多方面继续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展现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事业的大国担当。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也是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杠杆。期待未来能够和各位同道合作、携手共进,以绿色金融为抓手,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建设美丽中国,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最后,再次对各位嘉宾的莅临与支持表示感谢,期待今天的成果发布与研讨分享能够推动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迈入新的征程。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