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于2024年11月在巴库举行,达成“巴库气候团结契约”。大会旨在增强气候行动雄心,促进各国提供高质量的自主贡献、国家适应计划和透明度报告。通过了多项决定,包括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巴黎协定》第六条机制运行细则。大会还讨论了健康与气候、数字技术促进气候行动、清洁能源转型等议题,并达成了相关共识。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气候谈判,发布《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并举办“中国角”系列活动。
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于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主题为“与自然和平相处”。会议包括《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和《名古屋议定书》的会议。中国在大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达成了多项成果性协议,包括设立卡利基金,决定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17)将于2026年在亚美尼亚举行。
三、联合国未来峰会
联合国未来峰会于2024年9月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是第79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的高级别会议。峰会通过的《未来契约》及其附件《全球数字契约》和《子孙后代宣言》,涉及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筹资,国际和平与安全,科学、技术和创新及数字合作,青年和子孙后代,全球治理变革等五大领域。会议重申了全球社会致力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决心,并强调了在消除贫困、饥饿、性别平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性。会议强调了国际社会在资金支持、债务减免、气候融资等方面采取具体行动的必要性,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此外,会议还强调了科技创新和数字合作在推动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对科技风险进行负责任的管理。
四、联合国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
《2024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 显示,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仅有17%的目标目前进展顺利,近一半的目标进展甚微或一般,超过三分之一的目标停滞不前或出现倒退。2019新冠大流行的影响挥之不去,冲突不断升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日益严重的气候混乱严重阻碍了这些目标的进展。
报告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2年新增23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1亿多人遭受饥饿。2024年,死于武装冲突的平民人数激增。这一年也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温升幅接近1.5°C的临界点。
五、欧盟发布《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
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于2024年7月18日正式生效。该法规被视为欧盟委员会推动环境可持续和循环型产品的重要基石,旨在应对产品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助力欧盟实现气候和环保目标。ESPR是2020年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的核心措施之一,目标是将材料循环利用率提高一倍,并在2030年前达成能效目标。法规旨在提升欧盟市场上产品的循环性、能源性能和环境可持续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促进可持续商业模式,增强欧盟经济的竞争力与韧性。
六、欧盟通过《企业可持续性尽职调查指令》
欧盟已正式批准《企业可持续性尽职调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简称CSDDD)。该指令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和减轻企业运营对人权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涵盖保障生命权、隐私权、公正工作条件,保护儿童权益,禁止童工和强迫劳动,维护结社自由和就业平等,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污染和浪费,确保有害物质的安全处理,以及有效管理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等。
该指令适用于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年营业额超过4.5亿欧元,以及年营业额超过8000万欧元且至少有2250万欧元来自特许权使用费的欧盟和非欧盟公司及其母公司。
七、全球能源投资总额即将首次超过3万亿美元
2024年,全球迎来气候危机斗争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将达到化石燃料的近两倍。但是,尽管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在加速前进,仍存在数百万人可能被落在后面的风险。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称,今年全球能源投资总额预计将首次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有2万亿美元会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核能等清洁技术,1万亿美元用于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然而报告还显示,绝大多数清洁能源投资集中在欧洲、美国和中国,2万亿美元中只有15%流向了新兴经济体,主要是因为高昂的资本成本阻碍了新项目的开发。
八、各国进入强制性气候信息披露时代
全球多个国家正逐步推进强制性气候信息披露制度。
加拿大政府宣布将气候财务披露要求扩展至私营领域,同时规定大型联邦注册公司必须进行强制性气候相关报告,而中小型私营企业则不受此要求限制。
澳大利亚政府已发布关于气候相关财务披露的立法草案,旨在通过修订现有法律,引入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报告要求,确保企业进行高质量的气候相关财务披露。
新加坡政府规定,自2025财年起,所有本地上市公司必须根据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的标准披露气候相关信息,而特定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则需从2027财年起执行。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出台新规,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可能影响其业务战略、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大气候相关风险,以及为减轻或适应这些风险所采取的重大战略支出和具体活动。新规中,SEC放弃了对供应链和最终用户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制披露要求,并将大型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披露时间推迟至2026年,小型企业的披露时间推迟至2028年。
九、各国政府对有洗绿嫌疑的品牌展开调查
加拿大竞争局已启动对Lululemon品牌的调查程序。此举是基于Stand.earth国际环保组织提交的投诉报告,该报告指出Lululemon可能在环保宣传方面误导消费者,存在潜在的误导行为。同时,美国纽约州总检察长对肉类制造商JBS提起诉讼,指控其在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上发布误导性声明,利用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偏好。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已对ASOS、Boohoo和George at Asda三家时尚品牌进行调查,并与之达成正式协议,要求它们仅使用准确、清晰的绿色声明。根据协议,这些品牌需改变其展示、描述和宣传绿色证书的方式,以确保消费者获得真实、明确的环保信息。
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对美世养老金(澳大利亚)有限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其误导性陈述。澳大利亚联邦法院裁定该公司需支付1130万美元罚款。美世承认其在养老投资选择的可持续性和特征方面误导消费者,并同意支付罚款。、
十、2024巴黎奥运会——史上“最可持续”的奥运会
2024年巴黎奥运会,被誉为史上“最可持续”的奥运会,于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该奥运会强调环保、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平衡,制定了严格的“目标碳足迹”,使用95%的现有或临时基础设施,预计碳排放量减少到约175万吨二氧化碳。巴黎奥运会鼓励生态设计,减少废物生产,优先提供有机食品,禁止一次性塑料使用。此外,巴黎奥运会通过合并奥运会和残奥会,促进体育运动的包容性,提高残奥会的全球知名度。巴黎奥运会还开发了1000公里长的自行车道,种植了20万棵新树,大多数奥运场馆均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抵达。总之,2024年巴黎奥运会在环保、经济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标杆。